楚骁不理会这些议论,专心致志地准备教学内容。
他请来了几位愿意尝试新教学方法的夫子,手把手教他们新的知识体系。
小石头和几个贫民区的孩子成了楚骁的第一批学生,每天跟着学习新知识。
“楚哥哥,为什么要学这些奇怪的符号啊?”小石头指着算术公式问。
“这叫数学,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工具。”楚骁耐心解释。
“那这些瓶瓶罐罐是做什么的?”
“这是化学实验器具,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物质的本质。”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都充满好奇地学习着每一个新知识。
与此同时,醉仙楼密室内的反对势力也在密切关注。
“楚骁那小子又开始搞学堂了!”一个太医世家的代表愤愤地说,“再让他搞下去,怕是连科举都要被他动摇!”
贾贵的同伙冷笑:“科举乃国家取士根本,岂是那么容易动摇的?等他招不到学生,自然就办不下去了。”
一个瘦高文人却摇头道:“不可大意。我派人打探过,楚骁教授的内容确实新颖实用。若是让他成功,科举地位受到挑战,我们的子孙前程将受影响。”
“那怎么办?”
瘦高文人阴险一笑:“教育最怕什么?误人子弟!若是他的学堂教出些离经叛道之徒,或者生些意外事故”
几人心领神会,开始密谋新的破坏计划。
一个月后,实学讲堂迎来了第一批正式学生——主要是贫寒子弟和少数开明士绅的子女。
楚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鼓励质疑、培养思维。
这些举措起初遭到不少质疑。
“楚先生,这些杂学真有用吗?”
“读书人当以圣贤书为本,学这些奇技淫巧做什么?”
“费这么大劲,不如多读几本经书!”
楚骁不争辩,只是用事实展示知识的价值。
他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科学原理,通过实际问题演示数学应用,让学生们亲眼看到知识的力量。
渐渐地,质疑声变成了好奇,最后转为信服。
“原来天地间有这么多道理!”
“这些知识确实有用!”
“楚先生,能多教些吗?”
楚骁趁机扩大教学内容,增加了地理、天文、生物等更多领域的知识。
他还特意邀请女子听课,开创了女子教育的先河。
这一举动引起了更大争议。
“女子无才便是德,怎能与男子同堂听课?”
“楚骁这是要颠覆人伦纲常啊!”
“必须制止这种伤风败俗之举!”
反对声浪日益高涨,甚至有些保守的士绅联名向官府请愿,要求关闭实学讲堂。
楚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关键时刻,李大夫和几位开明士绅站出来支持楚骁。
“知识无分男女,皆有学习之权。”
“楚先生所教皆有益世道之学问,何错之有?”
“若因循守旧,拒绝新知,才是真正误人子弟!”
在两派激烈争论中,知府衙门不得不介入调停。赵
知府亲自来到实学讲堂考察。
楚骁为知府演示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光学现象、化学反应、力学原理每一个演示都让赵知府大开眼界。
“奇妙!真是奇妙!”赵知府连声赞叹,“这些知识确实有益世道人心,为何不可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