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气憋在心里太久,这次布告栏上空缺的第一名,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如果一个人在物理学方面有绝对的天赋,甚至可以说碾压本土的优秀学生,那麽学校该如何抉择?
视而不见?还是给姜沅一个和本土同学公平竞争机会?
不仅是华人在期待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就连校方也因为姜沅的成绩单各执一词,难以统一意见。
而弗兰克知道姜沅的成绩後,去食堂喝了两杯免费的咖啡,在厨师约翰异样的眼光中,他终于下了决定。
放下空杯,他起身去了院长办公室。
弗兰克将姜沅在他那节公开课上的猜想上报给了理学院的院长,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完整的叙述。
“你们应该听说过天文研究院的Yan教授,”弗兰克怀念道,“姜是我见过,在科研思维上,最接近他的人。”
“……”
这让一些重科研成果更甚于重国籍的教授内心的天平开始偏移,最後院长还是想看看这次的成绩排名再做决定。
频繁的脚步声有些打扰思路,卢卡斯略微皱眉後继续做题,很快就摒弃掉了心中的杂念。
等他写到一半,擡起湛蓝的眸子看了眼斜对面的姜沅,发现她依旧在不紧不慢书写,状态专注而松弛,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教授,我要交卷。”有别的班级的学生站起来,留下桌面的试卷後,径直出了教室。
面对外面同学询问题目的难度,他耸肩道:“还好吧,比上次难一点,我都写完了,但准确率不一定。”
“哦,我上次排名二十八,B-。”
没过多久,同学们陆陆续续交卷,姜沅也出了阶梯教室。
卢卡斯快步跟了上去,他言简意赅问:“姜,最後一道题你用速度分解公式得到的答案是什麽?”
姜沅笑着回答了他。
见这位霍夫曼教授的爱徒怔愣在原地低头沉思,姜沅不再等他发问,快步离开去赶下一位教授的课。
这次的批改没有蒙住名字,而且是在理学院院长办公室进行的。
椭圆形的巨大办公桌边上,八名教授围坐在一起,先由一人批改,再由其他人复查。
霍夫曼站在窗边看向外面,脸上恢复古板严肃的神态。
直到外面飘起了雪花,四十五名尖子生的试卷才批改复核完成。
“霍夫曼,你赢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摘下挂有链条的眼镜,疲惫地揉了揉鼻梁。
“姜没有作弊,你也没有透题。”他给出结论。
“拿着她的成绩单去积分管理处录入吧,这次伯格不会再多说什麽。”
霍夫曼转身,看了眼一言不发的其他教授,拿过老教授面前的试卷。
A+,又是A+。
霍夫曼不信邪地找到卢卡斯的试卷,这次依旧是A。
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喜的是不仅洗清了别人对自己的质疑和污蔑,而班上又出了个顶级天才。
忧的是这位天才,并不是本土学生,这让他在以後的教学工作中,十分为难。
作为一名教授,他希望自己能培养出顶级科研人才,可作为守旧派,他却不太愿意接受外籍学生进入自己的人脉圈层。
可偏偏她的天赋要高于卢卡斯,只要悉心栽培,以後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
这让他无比心痒,想看看自己的极限以及姜沅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
霍夫曼内心的挣扎无人知道,其他教授脸上也没有多少喜色,都有种诡异的沉默。
姜沅这两次的考试积分都非常高了,继续发展下去她毫无疑问符合进入物理实验室实习的资格。
实验室真的要为这位天赋异禀的东方留学生开这个先例吗?
谁都没有答案。
此时,学校理学院外面的布告栏上,原本空白的一栏被重新填上名字。
NO。1:Jiangyu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