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
沈阳
“台台,建奴出兵了!努尔哈赤之子莽古尔泰正大举进攻蒲河。”
一名明军夜不收急报而来。
“敌军兵力多少?打的是哪一旗?除莽古尔泰外,周边可有其他敌军?他们是否已经开始攻城?”
“回台台,我们只探到莽古尔泰一部,打着正蓝旗旗号,已将蒲河四面包围,人数约万人左右。我们离开时,建奴尚未正式攻城,但已围困约半个时辰。”
熊廷弼闻言皱眉,挥手示意报信之人退下休息。
他沉思片刻,对身旁传令兵说道:
“召集诸将议事,立刻出!”
熊廷弼眉头紧锁,心里反复盘算着。
蒲河地理位置极其关键,是沈阳的门户所在。一旦蒲河失守,沈阳就彻底暴露在外,下一次建奴的矛头,必直指沈阳。
形势不容乐观。
要兵救援,谈何容易。
沈阳守军早已没有出城野战的胆量。即便有人敢出城,也未必是奴兵的对手。
熊廷弼在辽东待了几年,对辽军的战力心中有数,再清楚不过。
更何况,这明显是敌方设下的圈套。
莽古尔泰围而不攻,摆明了是想引自己出兵援救蒲河。老奴早已布好阵势,只等自己一动,恐怕便是一场惨败。若真如此,沈阳能否守住,都成了未知数。
“台台,听说建奴出兵了?请您立刻兵救援蒲河!”
贺世贤推门而入,语气急促地喊道。
“大家先别慌,将官们都到齐了吗?”
“回台台,人都到齐了。”
“好,议事开始。我的意见是,不派兵救援蒲河,转而加强沈阳城的防御,以防建奴突袭。”
熊廷弼语气平静,却透着坚定。
贺世贤一听这话,脸色立刻变了。
“这是什么话?蒲河乃沈阳屏障,怎能见死不救?”
他语气激烈,但其他人却暗自松了口气。不少将官其实最怕的就是熊廷弼下令出城迎敌。在他们心中,奴兵几乎等同于无敌。
蒲河丢了就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建奴不攻沈阳,他们照样能在城里安逸度日。
就算沈阳真守不住,还有辽阳、宁远、锦州等地可以退守。
大明疆域辽阔,总有落脚之地。
“我并非贪生畏战,而是刚刚从夜不收那里得来消息,建奴确实在设圈套等着我们。”
熊廷弼将探子回报的情报一一说明。
众人听后神色紧张,连一向冲动的贺世贤也沉默了下来。他不得不承认,熊廷弼所言有理,此时出兵,实为下策。
熊廷弼还指出,建奴的真正目标或许是沈阳。蒲河只是虚晃一枪。此次出现的不过是八旗中的一旗,其余七旗数万兵力尚无踪迹,这才是最可怕的。
“蒲河虽失,辽东局势不至于失控。顶多是我们的压力更大一些。只要沈阳在我们手中,日后还有翻盘的机会。可一旦沈阳失守,辽东便将彻底落入敌手。届时,我们有何面目去见皇上?”
熊廷弼的声音低沉,却极具分量。
众人听了,久久不语。多数人本就缺乏出城作战的勇气,更别提野战。少数有战意的将领,即便再勇猛,孤军奋战,也只是送上门的军功罢了。
熊廷弼明白其中的门道,对这些人的脾性也摸得一清二楚。只要有一半人像贺世贤那样有胆量,他都敢率精兵出城拼一回。可惜,现实很冷酷。
“为防老奴来袭,立刻全城戒备。所有人马上回营,召集士兵。”
众人退下后,熊廷弼低声说道:
“希望这位新登基的陛下能明白我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