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是臣组织印制的第一期报纸,请陛下御览。”
朱由校仔细翻阅着大明历史上第一份报纸。不得不说,顾秉谦确实有手段,不仅将自己交代之事一一落实,还在细节上做了不少优化。这一期内容正是记录大朝会的盛况,他很满意。
“加快印制度,明日正月初一就在京师正式行!”
顾秉谦躬身答道:
“陛下放心,臣已按旨意印制了十万份。”
“好,新年要有新气象。十五之前,能否再出两期?”
朱由校的用意很明确,要借年节之机,广为传播惩治贪官之事,至少要让京师百姓都知晓。百姓最恨贪官,只有赢得他们的心,才能真正立住自己这位“皇帝”的形象。
“臣定不辱使命。”
“你也辛苦了,早些回去歇息吧。王伴伴,赏顾大人一千两银子。”
“臣谢陛下隆恩。”
大事已定,朱由校终于可以稍作喘息。宫中张灯结彩,宫女太监来回奔走,喜气洋洋。
但他却觉得冷清。偌大的皇宫,除了刘太妃,便只剩他一人。郑皇贵妃早已心灰意冷,每日守着万历皇帝的灵位,郁郁寡欢,听说病得不轻,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今日之事,民间有何反应?”
王朝辅自然明白皇帝问的是那些贪官被腰斩一事,他笑着答道:
“百姓们都在称赞皇上,说皇上这一刀砍得好,替他们出了口恶气。还有人说,皇上就像洪武爷一样,没人不支持皇上的!”
“是吗?”朱由校轻声问,“王伴伴,你说,这天下贪官这么多,朕能杀得完吗?”
王朝辅连忙赔笑说道:
“皇爷手段雷霆,再过几年,大明的贪官怕是要绝迹了!”
可朱由校只是沉默,贪官,真的能杀得完吗?
------------
“孙儿参见太妃!”
“皇上来了,我刚才还跟琴儿念叨你呢!”
琴儿是刘太妃身边的贴身宫女,以前只是个扫地的小宫女,因模样清秀、性子温顺,被刘太妃看中,已经伺候了半个多月。
“今天特意早点过来陪太妃过年,孙儿也有好些日子没来慈宁宫了。”
朱由校知道刘太妃年纪大了,后宫里也没个能说说话的人。他一见太妃慈眉善目的样子,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生母。他穿越到这里这么久,早已把刘太妃当作唯一的亲人,他不愿看到她孤单地老去。
原本打算陪她说说话,谁知他刚坐下没说几句,就在椅子里睡着了,还出轻微的鼾声。
刘太妃见状,示意不要惊动,亲自为他披上一件衣裳,只留李永贞和两个乾清宫的宫女在旁伺候,其他人便都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刘太妃低声问王朝辅:
“皇上年纪还小,不懂得照顾身子,你这个贴身太监怎么不劝劝?你在宫里这么多年,难道连这点分寸都没有?”
王朝辅吓得立刻跪下回话:
“奴婢劝过好多次,但皇爷听不进去,有时候还火。”
刘太妃眉头紧锁,心里满是担忧。十七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他却日日熬夜,天不亮就起身,连一顿安稳饭都吃不上。
……
南京
“之才哥、之才哥,皇上的旨意又到了,还带了一队人马,说是要你立刻前去接旨!”
“是不是之龙回来了?”
自从朱由校调走孝陵卫五千人马北上后,南京这边只留下六百人驻守。守将名叫李之才,是李之龙的兄长。
此刻他正带着几个兄弟准备宰猪过年。
“不是之龙,我没见过那批人,领头的叫张世泽,还带了不少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