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奴才有罪!”
林丹汗怒不可遏。他之前反复叮嘱脱里海不可轻举妄动,可对方压根没听进去!
一场战斗就折损了近三千蒙古勇士,这损失哪怕是他这位大汗也心疼不已。
“出征前,本汗是怎么交代你的?”
“奴才判断失误,轻敌冒进,请大汗责罚!”
林丹汗语气冰冷:
“等这场仗打完再处置你,希望你别再让本汗失望。”
脱里海明白,这是大汗在给他留条后路,也给了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连忙叩:
“谢大汗不杀之恩!”
“不过奴才也不是一无所获,我已经掌握了明军两支部队的动向。”
林丹汗却只是淡淡开口:
“明军的行踪,本汗已经知道了。你那边的探骑找不到你,早已向本汗汇报。”
“说说你在承德遇到的那支明军。”
脱里海于是将那一战的全过程一一详述,包括自己如何中计、如何溃败,没有丝毫隐瞒。
“你是说,承德那支明军不是边军,而是京兵?”
林丹汗皱眉问道。
“是的,大汗。他们所用的火器、装备以及战术,都与边军大不相同。火力远比边军猛烈,甚至还有火炮。”
林丹汗满腹疑问。他对明军的火炮并不陌生,不管是红夷大炮还是其他型号,都又大又重,移动极为不便。
明军是怎么把那些火炮千里迢迢带到草原上来的?而且从脱里海描述来看,这支明军行军度也不慢,这又是怎么回事?
朱由校新研的青铜火炮处于高度机密状态,只有兵工厂和神机营的人知情,连王象乾都不清楚。林丹汗自然更不可能知道,明军竟已装备了更轻便的火炮。
在他印象里,明军的火炮不是都架在城墙上的嘛?怎么现在还能随军出征了?
“那么,这支明军与边军相比,战力如何?”
“依奴才看,这支军队极其精干。奴才甚至见到了从前从未见过的兵种,他们手持重刀,身披厚甲,和建州的白甲兵极为相似。那天一战,那些明军表现得异常勇猛,简直无人可挡!”
重甲兵?
明军什么时候也有了这样的部队?
建州的白甲兵曾给林丹汗留下极深的心理阴影。那些身披重甲的士兵,几乎刀枪不入,弓箭对他们毫无作用。如果这些明军也具备同样的战力,那将是个不小的麻烦。
林丹汗随即问道:
“这支明军有多少人?”
脱里海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
“不下五万!”
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具体人数,只知道至少有一两万人。但他没打算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