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万大军早已离开城池,按照命令分赴各地。整个应天府,如今已在军队掌控之中。
就在同一时间,早已在各地待命的南京驻军接到了李之才的调令。
如同猛虎下山,他们迅向富饶的庄园、向那些豪强地主的居所起行动。
这支联合部队由李之才的守军与南京守备力量组成,由锦衣卫引导前行。
尽管成分复杂,但因李之才事先给予的承诺和优厚待遇,各部之间如今已能相互配合,共同进退。
能够让这些原本各行其是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说到底,只因一个原因——穷。
李之才所统领的部队情况还算稳定,因有皇帝支持,军需供应基本未断,士兵不至挨饿,手中也有可用的武器。
加之李之才治军严明、训练有素,这支军队虽不强大,却也纪律严明,能做到令出必行。
给他们配上盔甲武器,战力不见得逊色于边防军,这正是朱由校愿意放权的关键。拥有能征善战的部队,的确能撬动不少局面。
再看南京的守军,听番号可谓响亮,名头是保卫京城的部队,驻扎的地方又是粮产丰饶、毫无战乱的膏腴之地。
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的日子甚至不如驻扎在辽东或边地的同僚。
北方军队虽然私人化严重,世家将门盘根错节,但因朝廷需靠他们抵御外敌,粮草军需还是能保障的。
南京这支队伍呢?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身处全国最富庶的区域,却过着最困顿的生活。
皇权和中央对南京的掌控力薄弱,大权落入勋戚与士绅手中,他们被压榨到连反抗的念头都没有了。
他们既不属于卫所体系,也不归边镇营兵管辖,又无战事需要调动,地位极为尴尬。
不仅遭受官员与权贵的剥削,还被迫为他们充当仆役劳力,生活极其艰难。
李之才正是看准这一点,依照朱由校的旨意,为他们描绘了一幅前景诱人的图景。
追缴回来的税粮越多,他们的所得就越丰厚。这些奖赏,恰恰是他们最急需的米粮和银两。
虽是临时拼凑的队伍,但在正规军将士的带领下,此刻竟显得斗志昂扬。
李之才的大规模清缴行动,自然引起了地方豪强的强烈反弹。这些地主可不同于城里那些人。
他们盘踞乡野庄园,私兵家丁不仅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
稍有实力的地主,都能组织起上百人的武装力量。面对朝廷的强行追缴,不少大户根本不服,直接召集私兵进行对抗。
他们甚至用重金厚利引诱佃农与隐户加入队伍,许诺减少田租,出手阔绰的,当场就银子。
这些佃农哪懂什么道理,他们只看到平日里吸血剥皮的地主,难得大方了一回。
至于那些隐户,更是地主豢养的附庸,对主子唯命是从。
很快,反抗势力迅聚集,前去执行任务的朝廷军一时竟被阻挡无法推进。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