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惠宁宫,庭院里的金桂开得正盛,细碎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空气中满是清甜的香气。苏合香提着刚调好的“桂露凝香”站在殿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香盒上的缠枝纹——自上次武惠妃送礼被她婉拒后,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来惠宁宫,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苏娘子快请进,娘娘已在殿内等候多时了。”内侍推门时,语气比往日更显热络,引着她穿过雕梁画栋的回廊,一路上,宫女们捧着绫罗绸缎、奇珍异宝往内殿送,排场比寻常嫔妃的生辰还要盛大。
苏合香踏入内殿,便见武惠妃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身边的矮几上摆着一叠奏折,殿角的铜炉里燃着昂贵的伽南香。见她进来,武惠妃放下手中的玉如意,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苏娘子来得正好,刚从江南运来的新茶,你尝尝。”
宫女连忙奉上一盏茶,茶汤清澈,入口回甘。苏合香浅啜一口,将香盒呈上:“娘娘,这是臣妾为您新调的‘桂露凝香’,用庭院里的金桂与西域的安息香混合萃取,前调是桂香的清甜,后调带着安息香的温润,适合秋日使用。”
武惠妃接过香盒,打开闻了闻,眼中满是赞赏:“苏娘子的手艺越精湛了,这香气比去年江南进贡的桂花香露还要清雅。来人,把那套‘赤金嵌红宝的香具’取来,赏给苏娘子。”
很快,宫女捧着一套流光溢彩的香具走来,赤金打造的香薰炉上镶嵌着颗颗红宝,旁边的香勺、香铲也精致非凡。苏合香连忙起身推辞:“娘娘,上次您送的夜明珠臣妾已心领,这套香具太过贵重,臣妾实在不敢收。”
“苏娘子这是嫌礼轻?”武惠妃微微挑眉,语气带着一丝不容拒绝,“我知道你不为钱财所动,但这套香具是专门为调香设计的,炉底有暗格可控温,萃取香料时比寻常器具更显功效。你用它调香,才能做出更好的香氛,这可不是普通的赏赐。”
话说到这份上,苏合香再推辞便显得刻意。她只好接过香具,躬身谢恩:“多谢娘娘厚爱,臣妾定用这套香具为娘娘调制更多好香。”
武惠妃满意地点点头,话锋忽然一转:“近日陛下总说政务繁忙,心绪不宁,我看你上次为贵妃调的‘荷花烟雨’能安神,不知能否为陛下也调一款类似的香氛?最好能让陛下闻着香气,便能静下心来处理朝政。”
苏合香心中一凛——武惠妃这是想借她的香,拉近与唐玄宗的距离。她沉吟片刻,答道:“陛下日理万机,心神不宁是常事。臣妾可以为陛下调一款‘松风清露’,用松针、竹叶萃取汁液,搭配少量麝香,香气清冷沉静,能助陛下平复心绪。只是调香需根据陛下的体质调整原料配比,臣妾需先向尚食局询问陛下近日的饮食起居,才能确保香氛适宜。”
她故意将“询问尚食局”搬出来,既表明了为唐玄宗调香的诚意,又巧妙地将此事公开化——若武惠妃想借香做文章,便会因尚食局的介入而无从下手。武惠妃听出了她的用意,却也不戳破,只是笑道:“还是苏娘子考虑周全,此事便拜托你了。”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武惠妃又与苏合香谈论起西域的香料,话里话外都在透露自己与西域胡商的联系,暗示若苏合香需要稀有原料,她可以帮忙。苏合香一一应着,始终只谈香道,不涉其他。
离开惠宁宫时,已是暮色沉沉。苏合香提着那套赤金香具,走在宫道上,心中满是警惕——武惠妃的拉拢越来越明显,若不尽快找到应对之法,恐怕会被卷入更深的漩涡。
回到合香居,苏合香刚将香具交给学徒保管,阿罗憾便拿着一封密信走来:“刚从西域传来的消息,武惠妃通过胡商购买了一批‘迷迭香’,这种香料有提神醒脑之效,但过量使用会让人产生幻觉。她买这么多迷迭香,恐怕没那么简单。”
苏合香接过密信,上面详细记载着武惠妃购买迷迭香的数量与时间。她眉头紧锁:“武惠妃若想在香氛中加入过量迷迭香,无论是给陛下用,还是给其他嫔妃用,都可能引事端。我们必须多加留意,防止她借香害人。”
“你打算怎么办?”阿罗憾问道。
“明日我便以调‘松风清露’为由,去尚食局询问陛下的饮食起居,顺便打探武惠妃近日的动向。”苏合香思索道,“另外,你让西域的胡商朋友留意武惠妃的后续订单,若她再购买其他可疑香料,立刻告知我们。”
阿罗憾点头:“我这就去安排。对了,萧策今日派人送来消息,他近日在长安城外查获了一批走私的香料,其中有几箱‘没药’,正是你复原‘兰香’需要的原料。他明日会亲自送过来。”
苏合香心中一喜——“兰香”的原料中,楚地幽兰已托胡商寻找,如今没药也有了着落,复原“兰香”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次日清晨,苏合香早早入宫,先去尚食局找到了林公公。林公公为人正直,又曾受过苏合香的恩惠,得知她的来意后,便将唐玄宗近日的饮食起居一一告知:“陛下近日常吃油腻之物,夜间偶有失眠,太医说需清淡饮食,少闻浓郁香气。苏娘子调香时,切记不可用过于浓烈的原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合香一一记下,又旁敲侧击地询问武惠妃近日的情况。林公公压低声音:“武惠妃近日频繁派人去御膳房,似乎在打听陛下的口味,还让人送去了几盒‘桂花糕’。老奴总觉得她有些不对劲,苏娘子你要多加小心。”
离开尚食局,苏合香直接去了华清宫。杨贵妃正在庭院里赏菊,见她进来,笑着招手:“苏娘子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盆‘墨菊’,是近日从洛阳运来的,难得一见。”
苏合香走上前,看着那盆墨菊,花瓣乌黑亮,透着一股雅致。她笑道:“娘娘好眼光,这墨菊不仅品相好,若用来调香,定能做出独特的香氛。”
杨贵妃闻言,眼中一亮:“哦?墨菊也能调香?那你快为我调一款‘墨菊香’,我倒要看看,这黑色的菊花能调出什么味道。”
苏合香正想答应,忽然想起林公公的话,便说道:“娘娘,墨菊香气独特,但性子偏寒,若直接用来调香,可能会对身体不利。臣妾建议先将墨菊与蜂蜜一同浸泡三日,中和寒性,再搭配少量沉香,这样既保留了墨菊的清香,又不会损伤身体。”
杨贵妃点点头:“还是你考虑周全,便按你说的做。对了,近日武惠妃总在陛下面前提起你,说你调香手艺好,还为你求了个‘清源县君’的封号,你可知晓?”
苏合香心中一惊——武惠妃竟为她求封号,这是想将她绑在自己的船上。她连忙躬身道:“臣妾不知此事。臣妾只是个调香师,不敢奢求封号,还请娘娘为臣妾向陛下求情,收回成命。”
杨贵妃看着她真诚的眼神,笑道:“我就知道你不想卷入这些纷争。你放心,陛下也觉得此事不妥,已驳回了武惠妃的请求。只是武惠妃对你的‘重视’,你日后还是多留意些。”
苏合香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谢过杨贵妃。随后,她便留在华清宫,开始为唐玄宗调“松风清露”。她严格按照林公公提供的信息,控制松针与竹叶的比例,又加入少量温和的麝香,确保香气既沉静又不会刺激身体。
傍晚时分,萧策亲自将没药送到合香居。见苏合香正在调香,他便站在一旁静静看着,直到她将香氛装入瓷瓶,才开口道:“今日我派人查了武惠妃购买迷迭香的用途,现她将迷迭香交给了自己的贴身宫女,似乎想混入给寿王的点心里。”
“给寿王?”苏合香疑惑道,“寿王是武惠妃的儿子,她为何要在寿王的点心?加迷迭香?”
“恐怕是想苦肉计。”萧策脸色凝重,“近日寿王因太子之位与其他皇子产生矛盾,武惠妃若让寿王‘误食’迷迭香,引幻觉,再嫁祸给其他皇子,便能让陛下同情寿王,同时打压对手。”
苏合香心中一寒——武惠妃为了让寿王当上太子,竟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她连忙说道:“我们必须阻止她!若寿王真出了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萧策点头:“我已派人暗中监视武惠妃的宫女,一旦现她们要动手,便立刻阻止。另外,我还找到了武惠妃与胡商勾结的证据,若她再敢兴风作浪,我便将证据呈给陛下。”
看着萧策坚定的眼神,苏合香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穿越到盛唐,她虽历经宫廷纷争,却也有幸遇到了萧策、阿罗憾这样的伙伴,在她危难时伸出援手。
接下来的几日,苏合香一边留意武惠妃的动向,一边加紧复原“兰香”。她将萧策送来的没药磨成粉末,又用胡商送来的楚地幽兰萃取汁液,按照古籍记载的方法,将两者混合,再经霜露浸泡七日。
七日之后,当她打开浸泡香料的瓷罐时,一股清雅的香气扑面而来——“兰香”终于复原成功了。这香气不同于其他香料的浓烈或清甜,而是带着一股淡淡的兰草香,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谷之中,让人身心舒畅。
苏合香将“兰香”装入特制的瓷瓶中,心中满是喜悦。她知道,复原“兰香”不仅是向“长安十二香”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她在盛唐立足的又一个筹码。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庆祝,阿罗憾便匆匆跑来:“不好了,武惠妃的宫女果然在寿王的点心里加了迷迭香,幸好被我们的人及时拦下。但武惠妃反咬一口,说我们的人想谋害寿王,已将此事告到陛下那里。”
苏合香脸色一变——武惠妃这是要将他们拖下水。她深吸一口气,冷静道:“我们手中有武惠妃购买迷迭香的证据,还有她宫女的供词,只要将这些呈给陛下,定能洗清冤屈。萧策呢?他现在在哪里?”
“萧策已带着证据去宫中见陛下了。”阿罗憾说道,“只是武惠妃在陛下面前极受宠,恐怕不会轻易认罪。”
苏合香沉吟片刻,说道:“我也去宫中一趟。我手中的‘兰香’有安神醒脑之效,若陛下情绪激动,或许能派上用场。另外,我还可以向陛下说明迷迭香的特性,证明武惠妃的谎言。”
说罢,苏合香提着“兰香”,匆匆赶往皇宫。她知道,这场与武惠妃的较量,不仅关乎她自己的安危,更关乎她能否在盛唐继续寻找“长安十二香”的线索。她必须赢,也只能赢。
宫道上的灯笼已点亮,昏黄的灯光映着她的身影。苏合香握紧手中的瓷瓶,心中充满了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会带着伙伴们的信任,一步步走下去,直到解开所有的秘密。
喜欢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请大家收藏:dududu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