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拓跋芸极力地伏着身子,伸出小舌,一下一下地舔着小太监的脚。
直到舔干净了小太监臭脚丫的每一寸肌肤,她又似乎很贴心地,如顽童啃咬指甲一般,用自己整齐的贝齿,一点点咬掉小太监的脚趾甲,然后又用牙齿把脚趾甲的边缘打磨光滑,最后又用尖尖的灵巧小舌,把小太监趾甲里的老泥和黑灰都一点点舔出来,混着小太监的指甲,一起吃了进去……
……
半个月后,林豪收到了自己上的《请设真定道东路编制重骑兵二三疏》。
作为正五品的武将,他原本就是有权限直接给皇帝上疏的。
但是苦于文笔不行,所以他找了自己的侄儿,林北棠,来帮他代笔。
这封上疏是写的是,真定道东路,汤县肥县一带,地形其实颇为险要,作为阗胡可能扣关的第二道防线,也作为燕云可能入侵的第二道防线,实在是应该建立起一支机动力量,这样可以西援云中,南障肥县,北协十二连城,东助十二禁沟。
而机动力量的规模,经过与林北棠,邱县令等几人商量,林豪一开始定在了600人,每年1200两军饷,征兵费和铠甲武器费用是15000两。
他们一来担心狮子大开口,圣上会不批准。
二来也担心要太多,圣上会疑虑林豪拥兵自重,毕竟林豪已经有了2000营兵的编制。
但同时亦担心要少了,不堪大用。
几番推敲,却最后定在了这个看上去不多不少的数字。
但这个数字却被顾管家推翻了。
顾管家听说此事时,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草民不才,只会做生意。但寻常人家卖菜,都会叫高几文,以待还价。咱们这么大的事情,如何可以如此实诚?如若要600人,皇上却还价到400人,为之奈何?”
众人都觉得他说的在理。
于是又是一番商议,把数字定成了800人,每年1600两军饷,征兵费和铠甲武器费用是20000两,坐等皇上砍价。
于是,这一日,听说奏折已经批红,林豪忙请之前的几个狗头军师赴宴,想看看皇上到底准了没有。
此刻,林豪,邱文龙,林北棠,顾管家,四个人围在宴会上林豪桌前,紧张地等着答案揭晓,期待得如同等着科举放榜的举人们。
林豪缓缓地卷开奏折。奏折最下首只有两个清秀的朱笔大字:准奏!
然而,整个奏折上,却被踏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黑脚印。看上去,似乎还是光着脚踏的。
林豪紧锁眉头,他猜不透这个批复和这个脚印,是什么用意。
林北棠想了想,说:“许是陛下希望叔父在钱粮到位后,需踏踏实实的~”他做了一个踩踏的动作,确实,这个脚印肯定是某个人实实在在踏上去的,“招兵买马,不可贪墨吃空饷……”
邱县令想了想,却摇头晃脑地说:“非也非也,陛下批一道恩旨,又踩上一脚,正说明陛下感于林游击上次剿匪的大功,希望林游击可以戒骄戒躁,更上层楼。如此,更说明林游击简在帝心,他日飞黄腾达,不可限量……”
邱县令喋喋不休地说着。只不过,他的话,除了他自己和与他辩论的林北棠,屋里剩下两个人,都没有听进去。
顾管家却也不知道这个脚印是怎么回事。
或者,准确地说,他对这个脚印毫不关心。
别看他一副商人模样,他其实对于林豪这个级别的武将,其实也毫不关心。
但是,那两个清秀的大字“准奏”,却攫取了他的注意。
他当然知道这两个字是谁写的。他看着这两个清秀的字,却怀念起很多年前那些朦朦胧胧的日子,怀念起那个明眸皓齿的女孩子。
很多年了呀,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几乎半辈子了。顾管家想。
想来,应该还是很好吧。想不到如今圣上已经如此信任她了,竟然连奏折都给她批红。
只是不知道她还是否记得我这个半老头子的名字呢?他颇有点自嘲地想。
顾管家,顾无羡。
……
众人争执良久,突然听得林豪一声大喝:“停!”
大家都面面相觑,看着他。
林豪却笑眯眯地问:
“无论如何,末将这个奏折,圣上是批了没有?”
“批了。”众人皆回答。
“那么,兵部,户部,给事中,流程走完了没有?”
“走完了。”众人又皆答。没走完,奏折到不了林豪手上。
“那么,诸位还有什么好吵的呢?”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林豪说,兴奋的眸子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