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星际废墟手游 > 第470章 研判敌方意图再剖析(第1页)

第470章 研判敌方意图再剖析(第1页)

陈渊一进指挥室就把战术腰包甩在桌上,那张标签纸被他从内袋抽出来,轻轻放在金属桌面上。灯光打下来,纸角的焦痕更明显了,像是被火燎过又抢救回来。

林悦靠在桌边,手里捏着一支电子笔,看了眼那行字:“端点七号,仅限授权人员访问。”她抬头,“这语气,怎么跟我们移民船上的老档案一个味儿?”

“就是冲着懂的人来的。”陈渊拉开椅子坐下,“他们用三十年前的标记法,三角符号、旧编码格式,连系统提示都带着老式语法。这不是巧合,是故意留的线索。”

张宇站在投影屏前,正在调取刚才炸毁前截获的数据流片段。他点了两下,画面切到一段加密日志的解析结果。“同步失败,端点网络进入应急模式。”他念了一遍,“我已经让技术组反向追踪这个术语库,现它最早出现在第二代星际工程管理协议里,后来被淘汰了。”

“谁还在用这种古董?”林悦歪头问。

“要么是死守旧系统的疯子,”张宇说,“要么就是……有人一直没离开过那个时代。”

陈渊没说话,手指敲了敲桌面。他想起赵铁锤当年教他看机甲线路图时的样子,一边画三角一边说:“这地方有问题,但不能明写,就用这个标一下,后人看见就知道绕着走。”

现在,同样的标记出现在敌人的据点里。

“说明对方有懂这套体系的人。”他说,“可能是当年参与过这些工程的老手,也可能是……有人把这套东西传了下来。”

林悦忽然笑了一声:“所以咱们打掉的不是一个间谍窝,而是一个‘怀旧俱乐部’?”

“不是怀旧。”张宇摇头,“是传承。而且是有组织的传承。他们保留了整套老系统,甚至为了兼容它,宁愿不用新设备。”

陈渊盯着投影屏上的数据结构图。七个节点呈环形分布,七层跳转,最后一环烧毁在大气层。这种设计不是为了隐藏,是为了筛选——只有能看懂老规则的人,才能接上信号。

“他们在找人。”他说。

“找谁?”林悦问。

“找能读懂这些暗号的人。”陈渊抬眼,“或者说,找愿意回应这些暗号的人。”

房间里安静了一瞬。

张宇切换画面,调出边境星域的实时监控图。十几个小时前,他们刚摧毁了矿坑里的中继站,可就在三小时前,另一处废弃空间站的传感器捕捉到微弱的能量波动,频率和“端点七号”一致。

“不是孤立行动。”张宇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这是网络化部署。我们炸了一个,剩下的反而开始联动。”

“应急模式启动了。”陈渊点头,“他们预判到我们会动手,所以设了触机制。”

林悦皱眉:“你是说,炸掉那个据点,其实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不一定算计到我们会炸,但他们知道一旦断联,就必须切换状态。”陈渊站起身,走到屏幕前,“你看这几个信号源的位置,都不是随机分布的。它们围着能源核心备用端口画了个圈。”

张宇补充:“而且每个点都藏在老工程设施里,冷却塔、输能管道、废弃调节站……全是当年星际基建的遗留项目。”

“也就是说。”林悦慢慢明白过来,“这些人不只是懂技术,他们是……熟悉整个早期建设体系的人。”

“不止是熟悉。”陈渊声音低了些,“他们是亲历者。”

三人沉默片刻。

外面走廊传来脚步声,一名通讯员推门进来,递上一份简报。“刚收到的技术分析报告,那个生物识别锁的基因采样残留,匹配到了二十年前失踪的第三工程团成员名单。”

“第三工程团?”林悦猛地抬头,“那是赵师傅带过的队伍!”

陈渊眼神一沉。

张宇迅调出资料库,翻到一份尘封的档案:第三工程团,负责初期边境星域能源网络铺设,全员三百二十七人,于一次塌方事故后宣告失联,官方认定全员遇难。

“塌方?”陈渊冷笑,“矿坑里那扇门可不是塌出来的。”

林悦看着那份名单,一个个名字划过去。“这里面至少有六个是我们船上老人提过的熟人。他们要是还活着,早就该露面了。”

“除非。”张宇说,“他们不想让人知道他们活着。”

陈渊坐回椅子,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标签纸的边缘。“他们在等什么?等一个能看懂三角符号的人出现?还是等防线松动的时机?”

“都有可能。”张宇打开另一份数据,“我刚刚对比了最近一个月的巡逻异常记录,现每次我们加强警戒,他们的活动就减少;可一旦我们放松,就会有新的能量痕迹冒出来。”

“试探。”陈渊说。

“不止是试探。”林悦突然插话,“是节奏控制。他们不是想突破防线,而是想让我们自己乱了阵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