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靠在墙边,手臂上的伤口还在渗血。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指节白,掌心全是油污和干掉的血迹。刚才那一趟电缆井爬得他浑身软,连呼吸都带着铁锈味。
赵铁锤站在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动力系统已经稳定,维生系统也恢复了运转。他忽然转过身,看着陈渊。
“你修得不错。”
陈渊没吭声。他知道这不是夸奖,是确认。
“不是谁都能在这种地方冷静下来找问题。”赵铁锤走近两步,“你没慌,也没乱动设备,直接定位到接线盒的问题。这说明你懂原理,不只是会动手。”
陈渊抬起眼。他有点累,但脑子还清醒。
“我只是修过电梯。”他说。
“电梯?”赵铁锤笑了下,“那玩意儿连机甲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可你刚才处理电流倒灌的方式,跟老机械师一个路子。”
他顿了顿,把扳手从腰带上取下来,随手扔进工具包。
“光修管线没用。海盗不会因为你修得好就放过你。他们只会看谁打得赢。”
陈渊皱眉。“你想让我学操控机甲?”
“不是想,是必须。”赵铁锤转身朝门口走,“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当个修理工,哪天死在电缆井里都没人知道;另一个是学会怎么打,让自己活得久一点。”
他说完就往外走,脚步没停。
陈渊站在原地,没动。
过了两秒,他抬脚跟了上去。
走廊比之前亮了些,应急灯还在工作。两人一前一后走着,谁也没说话。路过维修大厅时,那台半拆解的机甲还停在那里,外壳打开了一半,露出里面的线路和液压杆。
赵铁锤没停下,一直走到尽头的一扇金属门前。门旁边有个小屏幕,他伸手按了一下指纹。
“滴”一声,门开了。
里面是个宽敞的房间。灯光从天花板均匀洒下,地面是防滑金属板,四周摆着几排操作台和投影屏。最显眼的是中央区域——一台完整的重型作战机甲正立在那里,高达十几米,通体漆黑,肩部装有武器模块,腿部关节处覆盖着厚重装甲。
陈渊的脚步慢了下来。
他仰头看着这东西,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身体这么小。
“这是训练用机甲,型号k-。”赵铁锤走进去,顺手打开了主控电源,“不能飞,也不能上战场,但结构和实战机型一样。你今天要学的,就是它。”
投影屏亮了起来,显示出机甲的三维结构图。
“先讲最基础的。”赵铁锤指着屏幕,“机甲分三个部分: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战斗模块。你得先明白它是怎么活的,才能让它听你的。”
陈渊走到操作台前,盯着那张结构图。
“动力系统是核心。”赵铁锤说,“就像人的心脏。它提供能量,驱动所有部件。我们这台用的是小型聚变电池,藏在胸口位置。一旦炸了,整台机甲就是废铁。”
他用手划过屏幕,切换到内部剖面图。
“能量从电池出,通过主回路输送到四肢和武器。这些线路叫‘动力脉络’,断一根,对应部位就废。”
陈渊点点头。“类似电路分配?”
“对。但比你地球上的电网复杂得多。”赵铁锤看了他一眼,“你别想着照搬经验。这里的电压能直接把人汽化。”
他继续讲:“控制系统负责接收指令。驾驶员坐在驾驶舱里,通过神经接口和操控杆送信号。信号传到中央处理器,再分配给各个执行单元。”
“神经接口?”陈渊问。
“就是插头。”赵铁锤比了个手势,“插进后颈的数据端口,机器读你的脑电波,你感觉得到它的状态。熟练的人能做到人机同步,抬手就抬手,不用想。”
陈渊听着,脑子里已经开始拆解这个流程。
“最后是战斗模块。”赵铁锤走到机甲旁边,拍了下它的腿,“武器、装甲、推进器,全归这部分管。你打别人靠它,别人打你,你也靠它扛住。”
他抬头看向陈渊。
“现在你知道了,机甲不是机器,是战士的命。它坏了,你得修;你死了,它也就废了。所以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接口,你都得认得清清楚楚。”
陈渊走到机甲面前,仰头看着它。
这东西站着不动,却给人一种随时会动起来的感觉。
“我能看看它的传动结构吗?”他问。
“行。”赵铁锤按下按钮,机甲的小腿外甲自动滑开,露出里面的液压杆和齿轮组。
陈渊蹲下来,凑近看。
里面的构造并不陌生。虽然材料和尺寸不一样,但基本原理和地球上大型挖掘机的关节系统很像。都是靠液压推动,配合齿轮变,实现灵活运动。
“它的反应度怎么样?”他问。
“正常状态下,延迟不过o秒。”赵铁锤说,“但要是系统老化或者受干扰,可能慢到秒以上。那一秒,就能让你被人轰成渣。”
陈渊伸手,轻轻碰了下液压杆的外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属很冷,表面有细微的纹路,应该是散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