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在宫墙内回响,直至殿前戛然而止。驿卒滚鞍下马,却因连日奔驰双腿软。眼前那漫长的黑玉阶梯尽头,才是威严的咸阳大殿。
两名侍卫急忙架起他,快步拾级而上。
当驿卒被搀入大殿时,满朝文武目光齐集。他踉跄跪倒,高声禀报:
"启禀王上!王贲将军率二十万大军围困临淄,扶稣公子以三寸之舌说降全城!"
"什么!"
群臣顿时哗然。齐都临淄竟不战而降,此乃惊天大捷!
"齐王何在?"
"齐王未待我军合围便弃城而逃。王贲将军乘胜追击,直取高唐,完成天下一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临淄已入我大秦版图,齐国气数已尽!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大王万年!"群臣山呼之声,响彻云霄。
朝堂之上一片欢腾,齐都临淄陷落,意味着大秦扫灭六国的伟业即将画上句点。这等开天辟地的功业将在众臣眼前实现,如何不叫人热血沸腾。
嬴政端坐王位,任由群臣欢呼。他明白,秦国数百年的夙愿,终将在自己手中得偿。
"高唐"秦王目光越过殿门望向远方,手指轻轻敲击案几。
待声浪渐息,丞相王绾持笏进言:"临淄既破,齐地尽归秦土。唯有高唐弹丸之地尚在顽抗,请王上王命,荡平此城。"
"末将出征!"
"臣愿亲率锐士踏平高唐!"
武将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出列请战。
嬴政抬手示意:"诸将求战之心,寡人甚慰。然兵者国之大事,尚需从长计议。"
廷尉李斯忽然冷笑:"诸位莫非忘了,齐军五十万精锐尽屯高唐?齐王虽逃,这五十万大军却非五十万头豚犬。若轻敌冒进,恐重蹈郢陈覆辙。"
"李廷尉何故长他人志气?我大秦铁骑何时畏战?"立刻有人反驳。
李斯正色道:"蒙恬三十万大军与王贲二十万兵马合兵,不过与齐军相当。百万之众麈战,岂可儿戏?"
尉缭忧心忡忡:"纵使合围,五十万齐军若拼死突围,恐反受其害。"
朝堂一时沉寂。李斯再度进言:"不若遣使劝降。扶稣公子既能说降临淄"
"荒谬!"谏议大夫冯去疾厉声打断,"临淄投降皆因兵临城下,岂是口舌之功?"
李斯反唇相讥:"那冯大人可敢亲赴阵前,试试刀剑丛中能否说动齐军?"
文臣争执不休时,以王翦为的武将们静立旁观。他们只需表明战意,具体方略自当由王上定夺。
秦廷之上,群臣肃立。
嬴政环视众臣:"诸卿所议皆有道理。既不能一味强攻徒增伤亡,亦不可寄望于劝降贻误战机。寡人决意文武并举——以大军压境震慑敌军,同时遣使劝降,双管齐下。"
"陛下圣明!"
"杨端和!内史腾!"
两位将军应声出列:"微臣在!"
"命尔等调集咸阳五万精兵,南阳十万劲旅,即刻驰援高唐!"
赵高奉着虎符玉盘趋步上前。二位将军接过兵符,伏地领命。
嬴政起身踱步,殿中鸦雀无声。李斯与尉缭交换眼色,前者率先进言:"陛下,六十五万大军集结,若无统帅统一调遣,恐难令行禁止"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屏息垂。统率举国半数兵力,干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