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骑在王驾前勒马停步,骑士滚鞍落地跪拜禀报:"王上,我大秦雄师五十万将士已列阵完毕,请王示下!"
"传令扶稣,率三军列阵于百姓面前。让大秦子民亲眼目睹我大秦将士的雄姿!"
"遵命!"
传令兵翻身上马疾驰而去。扶稣接令后立即整军布阵。
铁甲洪流缓缓推进时,两支精锐方阵如离弦之箭自两翼突出,在咸阳百姓前方划出森然界限。长戈顿响,黑甲将士巍然矗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戍卫方阵就位!"
号令声中,五十万大军如臂使指,瞬间化作五十个钢铁方阵。咸阳百姓望着近在咫尺的森然军阵,惊骇之色凝固在脸庞。
扶稣纵马出列至阵前,振臂高呼:
"立——"
"哈!"
震吼响彻云霄,随后万籁俱寂。玄色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几位大将随扶稣飞驰至王驾前,甲胄铿锵间跪地行礼:
"末将扶稣!"
"末将王贲!"
"末将蒙恬!"
"末将杨端和!"
"末将内史腾!"
"末将李信!"
"恭迎王上!"
"哈!"
五十万铁甲同时跪拜,金属碰撞声如雷霆滚过。
"恭迎王上!"
朝臣与百姓瞠目结舌,耳中回荡着五十万人的山呼。有人被凛冽杀气震慑得浑身战栗,有人受气势感染随之跪拜。这惊天动地的朝拜之后,天地间陷入诡异的静默。
王驾上缓缓走出一道身影,身披大秦制式玄甲,腰佩青铜长剑。居高临下望去,黑压压的军阵尽匍匐脚下,王旗在军阵上方傲然飘扬。这支虎狼之师,唯有他能驾驭。
正当扶稣如芒在背地感受着无数复杂目光时,一道炽热的视线穿透人群。自他出现起,躲在王翦身后的清秋便挤到前列,秋水般的眸子再难移开。
扶稣抬眼望去,那惊鸿一瞥令他心旌摇曳,愈钦佩原身的眼光。
孔子曾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那些伪君子付之一笑便罢,真正的贤德之人当属从前的扶稣啊!
记忆中的清秋已是绝世佳人,如今亲眼所见更觉惊为天人,古之圣贤也不过如此吧!这场穿越真是妙极,凭空得此美眷。转念又想,这毕竟是扶稣的妻,眼下这个"我"又算什么呢?
难道我竟有魏武遗风!啊,胡思乱想什么,如今我即是扶稣,她自然就是我的妻子。想到此处,扶稣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这一笑可不得了,直勾勾盯着清秋已有半刻,嘴角还挂着痴笑。在清秋看来,分明是夫君看得入了迷。她双颊绯红,却又不忍移开视线,只得含情脉脉地回望。
"公子?醒醒!"蒙恬见状急忙推了推他。
王贲与蒙恬相顾无言。虽说入咸阳前公子嘱咐要低调行事,可这也太过了吧?怎么看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扶稣向清秋投去安抚的目光,抬眼便见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含笑而立。记忆翻涌,他连忙施礼:"儿臣拜见父王!"
"黑了,瘦了,倒是更精壮了。"秦王细细端详着,缓步下车,目光在众将领间逡巡,最终仍落回扶稣身上。
宽厚的手掌拍在肩头:"齐地之战,打得漂亮。"
短短两句赞许,竟引得这具身躯心潮澎湃,仿佛过往委屈都烟消云散。作为人子,终得父亲认可,这或许就是原主最深的执念吧。
扶稣眼眶热,伏地而拜:"为父王,为秦国,儿臣万死不辞!"
"快起来!大好男儿立于天地,自当建功立业。"秦王环视诸将,"尔等皆当如此。"
"臣等谨遵王命!"
"这才像话。寡人的儿子就该担起江山社稷。此番能平安归来就好,否则你母妃非要埋怨寡人一辈子不可。"秦王笑道,"燕地历练果有奇效,如今说话在理,行事果决,哪还是从前那个整天絮叨的扶稣?"
"目睹燕地民生多艰,方知父王良苦用心。往日儿臣愚钝,多有冒犯,恳请父王宽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