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来得很快,对少东家的命令不敢怠慢。
“见过林姑娘,不知姑娘唤我来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当。”林如萱侧身请徐行进屋,亲手为他倒了杯热茶,才缓缓开口:“徐当家,今日找您来,正是有一事相求。”
“姑娘请说。”徐行端着茶盏,目光温和地看着她。
“大哥和小山能去书院读书,是托了您的福。可我和妹妹小麦,总不能一直在家当个目不识丁的姑娘。”
林如萱指尖轻轻划过杯沿,语气认真:“我想着,能不能请徐当家帮忙,也为我和妹妹寻一位先生?不用像书院先生那般严苛,只求能教我们识些字、读些书,懂些道理便好。”
林如萱话音落下,徐行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满是惊讶。
他看着眼前不过十岁的小姑娘,一身素雅的布裙,眉眼间却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
在这京城之中,寻常人家的女儿,大多是学些女红针线,能识几个字已是难得,像林如萱这般主动提出要请先生读书的,实在少见。
不愧是公子爷的女儿,果然是书香门第世家,哪怕不知自己身世,有钱后想的第一件事也是读书。
“好,这事我记在心里了。”徐行收起惊讶,语气多了几分郑重:“不过请先生不是小事,尤其是教姑娘家读书,得找个品行端正、学识又好的。林姑娘请先等等,我回去琢磨琢磨,有了消息再告诉你。”
当天回去,徐行便密信林冬凌,半夜便见到公子连夜出宫,可见他对林如萱的重视。
“如萱怎么了?”林冬凌一进门便问。
“公子,今日有件事,属下觉得必须向您禀报。”徐行躬身将林如萱想请先生的事汇报给林冬凌,道:“先生自是有的,只是属下不知该为小姐安排什么样的先生,请公子拿个主意。”
林冬凌原本平静的脸上,在听到林如萱“想请先生读书”时,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亮色。
待徐行说完,林冬凌沉默不语,目光落在窗外的夜色中,眼神变得悠远而温柔。
半响方开口,语气里满是怀念:“如萱……真像她娘亲!”
他转头看向徐行,道:“过几日吧,先生之事,我来挑选。”
接下来的几日,林冬凌亲自过问寻师之事,利用皇帝亲信的身份,审核历届落第举人的资料。
首先要避开那些门第观念极重的老儒,其次淘汰那些只懂死读经书、不懂变通的腐儒,一心想找一位既有学识,又能理解商户、不轻视商人的先生。
毕竟林如萱如今的身份是商户,必须要找一个不歧视她身份的先生。
最后,林冬凌选定了一个名为许清的落第举人。
许清早年丧父,其母亲为了养家,也曾做过商贩。
后来他考取秀才,进国子监读书,却因为母亲行商的事,被学院的教谕当众鄙夷,说他“出身商贾,满身铜臭,不配与士大夫子弟同窗”。
许清与教谕争吵过后愤而退学,那教谕还四处散播许清“不尊师重道”的流言。
许清的名声因此有了瑕疵,这使他拜不到好先生,进不了好书院,履次进士科举失败。
这些年,他只能靠着给人抄书、偶尔教几个蒙童度日,郁郁不得志。
林冬凌选中许清,自是因为他能理解母亲行商的辛苦,不会像那些酸儒一般,轻视如萱的出身。
如林冬凌所料,在得知要教的学生是两个商户人家小姑娘后,许清并未在意,而是看在高额束脩的份上答应下来。
林如萱与王小麦早已在书房等待,王小麦还有些不乐意,抱怨道:“姐姐,我也要读书吗?读书不是男孩子的事吗?”
林如萱敲了她一下,严肃道:“必须读书,读书才能明理,才能赠长见识。至不济,你也要看得懂账本,将来做生意才不会被人欺骗。”
王小麦一脸懵懂,但也乖乖听话。
很快先生随徐行进来,林如萱上下打量一眼,对他印象不错。只见许清三十来岁左右,眉目温和,混身透着书卷气。
当下拉着妹妹拜道:“如萱见过先生。”
王小麦:“嗯、嗯……小麦见过先生。”
许清也打量着眼前这两个小姑娘,一个沉稳大方,一个娇俏可爱,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他微微颔首,语气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