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的 > 第359章 洛阳铁道枢纽遇难题阎立德巧解施工困境(第1页)

第359章 洛阳铁道枢纽遇难题阎立德巧解施工困境(第1页)

洛阳作为大唐东都,被规划为全国铁道枢纽,阎立德带领工匠修建时,却因洛水河道阻隔、地基松软两大难题停滞。李恪前往洛阳督工,与阎立德共同研究,创新性采用“石墩架桥”与“夯土固基”技术,解决施工困境,同时挫败“影先生”势力破坏桥墩的企图,确保铁道枢纽顺利推进。

洛阳城外,洛水河畔,数十名工匠正围着河道愁。自长安至洛阳的铁道贯通后,李世民下令将洛阳打造为全国铁道枢纽,规划四条支线分别通向河东、河北、江南与西域,可施工刚进行到洛水段,便遇到了棘手难题——洛水河道宽阔,水流湍急,普通木桥无法承载铁道车厢的重量;且河道两岸地基松软,铺设铁轨时极易塌陷,工程已停滞多日。

工部尚书阎立德看着河道,眉头紧锁。他已尝试过三种架桥方案,要么因水流冲击导致桥墩不稳,要么因地基松软无法承重,始终无法突破。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情况奏报至长安,请求李恪前来督工。

李恪接到奏报后,立刻带着东宫属官与技术官员赶赴洛阳。抵达施工现场后,他先乘船勘察洛水河道,又亲自查看两岸地基,随后与阎立德召开会议,分析问题根源:“洛水水流急,需建坚固的石墩抵御冲击;地基松软,需用重物夯实,增强承载力。可如何将石墩固定在河道中,又如何高效夯实地基,是关键。”

阎立德叹了口气:“臣试过用生铁铸造桥墩,可成本太高,且运输困难;夯实地基用人力,效率太低,还容易反复塌陷。”

李恪沉思片刻,突然想起此前河东煤矿用钢筋水泥加固矿井的经验:“阎大人,我们可否用‘石墩架桥’——用青石打造桥墩,内部嵌入钢筋,灌入水泥,增强坚固度;桥墩底部用生铁铸件固定在河底岩石上,抵御水流冲击。至于地基,可用‘夯土固基’——将石灰、沙土与糯米浆混合,制成‘三合土’,分层夯实,再铺上钢板,增强地基承重。”

阎立德眼前一亮:“太子殿下此计甚妙!青石与钢筋水泥结合,既能保证桥墩坚固,成本又比纯生铁低;三合土黏性强,夯实后不易塌陷,定能解决地基问题!”

方案确定后,施工立刻重启。工匠们先在洛水两岸开挖基坑,将三合土分层填入,用特制的石碾反复夯实。李恪每日都在施工现场监督,查看三合土的夯实程度与桥墩的铸造进度。十日后,两岸地基夯实完毕,铺上钢板,铁轨成功铺设至洛水岸边;同时,数十个青石桥墩在河岸边铸造完成,等待吊装。

可就在准备将第一个桥墩吊装入河时,意外生了——负责吊装的工匠突然现,桥墩底部的生铁铸件被人破坏,出现了一道裂痕。“是谁干的?”阎立德怒喝,现场工匠们面面相觑,无人知晓。

李恪立刻命百骑司暗探调查,暗探在施工现场附近的草丛中现了一枚刻有特殊符号的铁钉——与“影先生”势力常用的标识一致。“是‘影先生’的人在搞破坏!”李恪眼神一冷,“他们定是不想让洛阳铁道枢纽建成,故意破坏桥墩。”

为防止再次出现意外,李恪下令:加强施工现场的守卫,昼夜巡逻;所有桥墩在吊装前,需由百骑司暗探与技术官员共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吊装;同时,在洛水两岸隐蔽处设置暗哨,监视可疑人员。

果然,三日后的深夜,三名黑衣人潜入施工现场,试图破坏即将吊装的桥墩,被暗哨当场抓获。经审讯,三人承认是“影先生”派来的,目的是破坏洛阳铁道枢纽,拖延大唐铁道建设进度。

解决了破坏问题,施工再次顺利推进。工匠们用特制的巨型吊车,将青石桥墩逐一吊装入河,固定在河底岩石上;随后,在桥墩上铺设钢梁,架设铁轨。一个月后,洛水铁道桥终于建成——数十个青石桥墩如巨人般矗立在洛水中,钢梁与铁轨连接两岸,阳光照耀下,整个桥梁气势恢宏。

当第一列装满粮食的车厢缓缓驶过洛水铁道桥时,施工现场爆出阵阵欢呼。阎立德激动地对李恪说:“殿下,若无您的妙计与防范,这铁道桥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建成!洛阳铁道枢纽建成后,大唐各地的物资运输将更加便捷,国力定会更上一层楼!”

李恪笑着点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影先生’仍在暗处盯着,后续铁道支线建设,还需继续加强防范。”

李世民得知洛阳铁道枢纽突破困境,特意派使者前往洛阳慰问施工队伍,并下旨嘉奖李恪与阎立德。而洛水铁道桥的建成,不仅标志着洛阳成为大唐铁道网络的核心,更向天下展示了大唐的基建实力——即便是天堑,也能化为通途。

喜欢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请大家收藏:dududu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