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瑶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目光柔和而包容,像是能接纳他所有的不甘与失落:“徐卓远,你的价值,不需要通过他的认可来定义。你站在这里,本身就在光。”她清晰地看到,他垂在身侧的手微微握紧。
她顿了顿,决定引入一个新的“变量”,来拓宽他的世界,让他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这是她思考已久的计划。
“对了,周末省图有个关于天体物理的公益讲座,主讲人是南大的周教授,听说讲得特别有意思,深入浅出,还能互动提问。林师兄说他也会去,”封瑶扬起脸,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我们一起?就当是放松一下,换换脑子。”
这是封瑶精心挑选的。周教授是业内大牛,学术造诣深厚,但为人风趣幽默,极善于启思维,更重要的是,他当年也曾是物理竞赛的出类拔萃者,却最终选择了与纯粹竞赛升学不同的基础科研道路,并乐在其中。封瑶希望徐卓远能接触到更多像林朗、周教授这样,拥有广阔学术视野和多元价值追求的“引路人”,让他真切地明白,人生的道路远不止父亲设定的那一条狭窄赛道。
徐卓远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兴趣。他对物理的热爱本是纯粹而热烈的,只是长期以来被父亲功利的目标所捆绑和压抑。他看了看封瑶充满期待的眼睛,那目光清澈而温暖,让他无法拒绝。他点了点头,声音恢复了平稳:“好。”
----
周末的省图报告厅座无虚席。周教授果然名不虚传,将深奥的黑洞、引力波等天体物理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有趣的类比讲得引人入胜,报告厅内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和惊叹的低语。徐卓远听得十分专注,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亮得惊人,那是纯粹求知欲被点燃的光芒。
甚至在互动环节,在封瑶鼓励的目光和林朗无声的支持下,徐卓远犹豫片刻后,举起了手,提出了一个他思考已久、关于宇宙学常数关联性的问题。他的问题角度独特,逻辑链条严谨,甚至带着一丝挑战性,立刻引起了周教授的极大兴趣。教授不仅详细地、层层深入地解答了他的疑问,还在讲座结束后特意留下,与他和林朗又多交流了十几分钟,讨论的范围远远出了讲座内容。
周教授欣赏地看着眼前这个思维活跃的少年,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小伙子,基础很扎实,思维更是活跃,很有潜力。竞赛是很好的锻炼思维的方式,但物理的世界,远比竞赛题目所展现的要广阔和奇妙得多。”他递给徐卓远一张简洁的名片,“以后在学习上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或者深入的困惑,欢迎随时交流。”
走出报告厅,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爽。徐卓远捏着那张薄薄的名片,感觉手心有些烫。这不同于父亲基于结果和排名的苛责与鞭策,也不同于学校老师基于成绩的表扬与期望,这是一种来自更广阔学术领域的、对他思维方式本身、对他这个人内在潜力的真诚认可。这种认可,沉重而温暖,带着不一样的分量。
林朗看着他小心收起名片的样子,了然一笑:“怎么样?我说周老师很有趣吧?他当年也是我们省的竞赛狂人,拿过不少奖,后来却一头扎进了看似‘无用’的基础理论研究,现在依然乐在其中。你看,”他意味深长地看向徐卓远,“路,真的有很多条,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觉得有价值的那一条。”
徐卓远抬头,看着前方被夕阳染成瑰丽色的天空,又看了看身边笑意盈盈、眼神鼓励的封瑶,以及身旁亦兄亦友、视野开阔的林朗,心中那片因长期压抑而荒芜冰冷的角落,仿佛被投入了更多、更温暖的光束。他轻轻“嗯”了一声,这一次,回应里带着一丝真正意义上的、豁然开朗般的轻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日子在忙碌的学习和悄然滋长的情谊中平稳流逝。徐卓远投入了更紧张的省赛备战,封瑶也在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期末考和未来的学科选择而努力。她不再仅仅是为了追赶徐卓远的脚步,更是为了成就更好的、独立的自己。这种由内而外的通透与坚定,让她整个人都散着一种温暖而吸引人的气质。
她细心地注意到,徐卓远还是会偶尔在解题间隙走神,眉宇间还会因想起不愉快的事情而掠过一丝阴霾。但他似乎学会了自己调整,会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重新拉回书本,也会在遇到棘手的难题时,主动和她、和林朗讨论思路,虽然话依旧不多,但不再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这是一种缓慢而确实的转变。
这天傍晚,霞光满天。两人在安静的空教室里自习,各自埋于题海。夕阳的余晖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将教室染成一片温暖的橙黄色,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
徐卓远做完一套高难度的模拟题,放下笔,揉了揉有些胀的眉心,忽然轻声唤道:“封瑶。”
“嗯?”封瑶从一道复杂的函数题中抬起头,看向他。霞光为他清俊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转过头,看着她,目光复杂而真诚,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小心翼翼的坦诚:“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你……在那个雨夜找到我,如果没有你后来做的这些……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依旧深陷在自我否定与无力愤怒的泥潭,可能在那场关键的竞赛前彻底崩溃、一蹶不振。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但封瑶从他眼中读懂了那份深藏的、几乎不敢宣之于口的恐惧与感激。
封瑶的心微微一颤,像是被温暖的羽毛轻轻拂过。她看到了他眼中那份小心翼翼的试探和几乎满溢的感激。
她放下笔,笑容温煦如窗外醉人的夕阳,声音轻柔却坚定:“徐卓远,你要相信,是你自己足够好,足够坚强,才能抓住伸向你的手。我……只是恰好,比其他人更早地看到了你的光,并且,希望这束光能一直亮下去。”
而且,这束光,在前世也曾短暂地照亮过我灰暗无助的时刻。只是这句话,她只能永远埋藏在心底。
徐卓远定定地看着她,夕阳的余晖在他深邃的眼中点燃了璀璨的光点,仿佛星河倒映。那些沉重的、冰冷的、自我防御的硬壳,在她温柔而坚定、不带丝毫怜悯只有理解与鼓励的目光里,正一点点地消融、剥落。一种崭新的、名为“希望”和“被全然接纳的安全感”的东西,正在他荒芜的心田上破土而生,脆弱,却充满生机。
微光渐亮,虽不足以瞬间驱散所有沉积的黑暗,却足以清晰地照亮前行的路径,让两颗年轻而真挚的心,在相互守护与默默治愈中,靠得越来越近。裂痕仍在,痕迹未消,但已有人带着最温柔的坚定,将理解与支持的良药,一点点渗入其中,静待时间挥其愈合的力量。
成长的路上,荆棘或许依旧,风雨或许仍会来袭,但有了同行者,有了彼此借予的勇气和温暖,便不再孤单。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