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回校园生活 > 第102章 全国赛前夕(第2页)

第102章 全国赛前夕(第2页)

几天后,当封瑶在实验室楼下再次遇到陆北辰,他递给她一本精心整理的、关于“文化维度量化理论前沿”的笔记复印件。

“这是我上学期做的文献综述,可能对你的项目有帮助。”陆北辰的笑容依然温和。

封瑶翻开复印件,里面不仅有条理清晰的文字,还有详细注释和参考文献,明显是花了大量心血整理的。这份诚意让她感动。

“这太详细了,谢谢你。”封瑶由衷地说。

就在这时,徐卓远从实验室大楼里走出来,显然是来接封瑶的。他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目光平静地扫过陆北辰,然后落在封瑶身上,语气如常:“忙完了吗?食堂快没菜了。”

封瑶坦然接过笔记,向陆北辰再次道谢,然后自然地走到徐卓远身边:“嗯,刚忙完。走吧。”她顺手将笔记塞进背包,开始跟徐卓远讨论晚上准备测试的一个新参数,仿佛刚才只是接收了一份普通的参考资料。

徐卓远听着她的话,偶尔回应几句,眼神深处的些微波澜悄然平息。他信任封瑶,就像信任自己代码的逻辑一样。只是,那个社会学系男生看向封瑶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越学术探讨的欣赏,作为同样敏锐的男性,他捕捉到了。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将手中温热的、封瑶最喜欢的红豆奶茶递了过去。

封瑶接过,吸管戳破薄膜的声音轻微响起,她喝了一口,甜暖的感觉从喉咙滑到心底,侧头对他甜甜一笑。所有的默契与安心,尽在不言中。

当晚,封瑶仔细阅读了陆北辰的笔记,现其中确实有不少对自己项目有帮助的内容。她将这些内容摘录出来,与团队成员分享。

“这个观点很有价值,”徐卓远指着一处关于文化变量权重量化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多文化语境下的适配问题。”

团队决定将这一理论融入模型改进中,并邀请陆北辰在下次团队讨论时前来分享他的专业知识。陆北辰欣然接受,他的讲解为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项目增添了更多的学术深度。

真正的考验来临在一次重要的阶段性汇报前。这次汇报不仅关系到全国赛的种子队伍资格,还将决定他们能否获得学院的额外资源支持。

封瑶因为连续熬夜,免疫力下降,在汇报前一天晚上起了高烧。她强撑着精神完善ppt,头晕眼花,差点从实验室的椅子上滑倒,被一直留意着她的徐卓远一把扶住。

触手滚烫的体温让徐卓远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汇报延期。”他语气不容置疑,立刻联系了指导老师说明情况,然后半强制性地将封瑶带去了校医院。

挂号、缴费、陪她打点滴……徐卓远全程沉默而高效地处理着一切。坐在输液室的椅子上,封瑶靠着他坚实的肩膀,烧得迷迷糊糊,嘴里还含糊地念叨着:“那个数据……图表还没……”

“别想了,睡一会儿。”徐卓远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温柔的命令。他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然后用空着的那只手,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开始快敲击代码。屏幕的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他正在帮封瑶调试她之前卡住的那个模型模块。

封瑶在半梦半醒间,感受到身边人沉稳的心跳和键盘规律的敲击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感包裹着她。前世,她生病时总是独自蜷缩在宿舍,渴望关怀却又害怕麻烦别人,那份孤独和心酸记忆犹新。而此刻,有人为她果断地安排好一切,在她最脆弱的时候,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

她艰难地抬起没有输液的那只手,轻轻抓住了他外套的衣角,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徐卓远敲击键盘的动作微微一顿,低头看了看她烧得通红却依赖地靠着自己的脸,眼神柔软了下来。他空出一只手,覆在她微凉的手背上,轻轻握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在。”他低声说。

简单的两个字,却比任何退烧药都更能安抚人心。封瑶终于彻底放松下来,沉沉睡去。

第二天,尽管高烧退去,但封瑶仍有些虚弱。汇报照常进行,徐卓远代替她完成了主讲。他逻辑清晰,语言精准,将封瑶的核心思想阐述得淋漓尽致,甚至根据自己昨晚的调试,补充了几个关键的技术细节优化点。台下,封瑶坐在观众席,裹着徐卓远强行给她披上的外套,看着他站在她本该站立的位置,为她“征战”,心中充满了暖流和难以言喻的感动。

汇报结束,掌声热烈。评委们对他们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对其中融入的社会学理论框架表示赞赏——那正是得益于陆北辰的分享。徐卓远却毫不居功,明确表示这一部分的创新主要归功于封瑶。

徐卓远走下台,第一件事是走到她身边,摸了摸她的额头,确认体温正常。“还好。”他松了口气。

“讲得很好,”封瑶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比我自己讲得还好。”

“你的思路,我只是复述。”徐卓远摇头,语气认真。

封瑶却知道,不仅仅是复述。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她的梦想,弥补着她因身体原因可能造成的遗憾。这不再是前世那个需要她仰望、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会在她需要时,毫不犹豫为她遮风挡雨、并肩同行的战友和爱人。

病好后不久,一个周末,封瑶的父母竟然不声不响地来到了学校。母亲提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熬了许久的鸡汤,父亲手里则拎着一大袋水果和营养品。

“你爸看了天气预报,说这边降温了,怕你之前生病没好利索,非要来看看。”母亲拉着封瑶的手,嗔怪地看了父亲一眼,眼底却是带着笑的。

父亲有些不好意思地清了清嗓子,把东西放下,目光在封瑶和闻讯赶来的徐卓远身上转了转,最后落在女儿明显还有些苍白的脸上,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学习再忙,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朴素的、带着他们那代人印记的关心,让封瑶瞬间湿了眼眶。她接过沉甸甸的保温桶,感受到的不仅是汤的温度,更是那份迟来却沉甸甸的、笨拙而真诚的父爱母爱。

徐卓远礼貌地和封瑶父母打了招呼,然后主动接过大部分东西,陪着他们在校园里走了走。封瑶父亲看着身边这个沉稳优秀的年轻人,再看着女儿在他身边自然放松、眉眼带笑的样子,一直严肃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些许欣慰和放心的神色。

“听说你们比赛晋级了全国赛?”吃饭时,母亲状似随意地问道,但眼里藏着骄傲。

封瑶点点头:“下个月去长春参加决赛。”

父亲沉默地吃着饭,半晌才开口:“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

这种平常的关怀,对封瑶而言却是前所未有的。在前世,父母的期望总是沉重得让她喘不过气,而今生,随着她学会表达自己,父母也在学习如何正确地爱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