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回校园时光 > 第54章 星桥项目获得学术认可(第1页)

第54章 星桥项目获得学术认可(第1页)

第五十四章星桥项目获学术认可

徐卓远送封瑶回家后的那个周末,实验室的氛围悄然生着改变。封瑶眉宇间那抹时常萦绕的、因家庭压力而产生的淡淡阴霾似乎被驱散了不少,她的笑容更加明亮,投入工作时的状态也愈专注和富有创造力。这种变化细微却真切,如同给整个团队注入了一股柔和的能量。

徐卓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那份关于弥补的笃定又加深了一层。他意识到,真正的守护,不仅是抵御外部的风雨,更要细心拂去她内心可能落下的尘埃。

然而,就在“星桥”项目组内部凝聚力不断提升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涟漪,从校园的学术圈层中荡开。

周一午后,徐卓远被电子信息工程系的系主任,同时也是国内人机交互领域的权威之一——林为民教授,叫到了办公室。

林教授年近五十,气质儒雅,目光却锐利如鹰。他桌上正放着几份打印出来的材料,徐卓远一眼便认出,那是苏晴之前帮忙整理并递交给校级评审委员会的“星桥”项目中期简报的精简版。

“坐,卓远同学。”林教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

徐卓远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姿态恭敬而不失从容。他心中快掠过几种可能,面上却依旧沉静。

林教授没有立刻进入主题,而是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目光落在徐卓远身上,带着审视:“这份简报我仔细看过了。构想很大胆,甚至可以说有些……前。尤其是关于非线性神经网络动态调谐的部分,试图绕过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瓶颈,很大胆。我很好奇,以你们本科阶段的知识储备,是如何想到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也带着一丝对本科生能力的本能质疑。若在前世,心高气傲又内心敏感的徐卓远,或许会将其视为一种挑衅,要么语带锋芒地反驳,要么沉默以对,用冷漠筑起高墙。

但此刻的徐卓远,只是微微颔,语气平和而清晰:“林教授,您的质疑非常中肯。这个思路的萌芽,确实源于我们在学习《神经信息学》和《高级算法》时遇到的理论困境。我们意识到,仅仅优化现有算法,可能无法突破本质性的天花板。”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既不能暴露重生的匪夷所思,又要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后来,我们查阅了大量边缘交叉学科的文献,包括认知科学、甚至高等数学中的流形理论,尝试进行跨领域的知识迁移。具体的推导过程和数据模拟验证,在我们的项目日志和封瑶同学主要负责的算法核心模块中有详细记录。我们承认,目前的研究还很稚嫩,但这确实是我们基于现有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反复验算后得出的方向。”

他提到了封瑶,将功劳明确归属,而非独揽。

林教授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讶异。他见过太多天才学生,有的恃才傲物,有的在权威面前唯唯诺诺,但像徐卓远这样,不卑不亢,思路清晰,既能坚持己见又能保持绝对理性的,实属罕见。更难得的是,他话语中对团队成员那份自然的推崇与维护。

“封瑶……是那个数学系很有灵气的姑娘?”林教授沉吟道,“简报里提到的几个关键数学模型的构建,确实体现了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视角。”

“是的。”徐卓远肯定道,“她在数学直觉和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可计算模型方面的能力,是我们项目不可或缺的。”

林教授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陷入了短暂的思考。办公室内一片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隐约传来。

片刻后,他重新开口,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我今天找你来,并非质疑。恰恰相反,是这份简报引起了我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警惕。”

徐卓远目光一凝,认真聆听。

“你们探索的这条路,并非无人涉足。只是其中涉及的‘神经编码冗余度消减’与‘动态自适应接口’的融合问题,难度极高,国内外几个顶尖实验室也在此折戟。我原本认为,本科生接触这个,为时过早。”林教授话锋一转,“但你们这份简报里提到的那个‘双向渐进式学习框架’,虽然只是雏形,却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绕过部分传统线性约束的思路。这很巧妙,甚至……有点邪性,不像是常规教科书能教出来的。”

徐卓远心中微动。那个框架,正是他融合了前世失败经验和今生新领悟的关键节点之一。林教授果然眼光毒辣。

“项目目前推进到哪一步了?主要卡在哪个环节?”林教授问道,语气已然从审视转向了探讨。

徐卓远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可能是一次考验。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目前的进展,并坦诚地指出了在实时数据流处理效率和特定模式识别泛化能力上遇到的瓶颈,没有掩饰困难,也没有夸大其词。

林教授听得很仔细,偶尔插入一两个问题,都切中要害。一番交流下来,他看向徐卓远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带着欣赏的探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很有意思。”最终,林教授评价道,“你们这个项目,潜力比我想象的要大。但也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路会更难。”他顿了顿,抛出一个徐卓远未曾预料的提议,“下个月,在京城有一个非公开的小范围学术沙龙,主题正好是神经接口的前沿动态。主办方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参会者多是圈内的青年学者和少数有潜力的博士生。我可以推荐你们项目组派个代表去听听,或许能给你们一些启。当然,名额有限,竞争会很激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