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回校园努力奋斗的 > 第82章 封瑶见家长与学术成长(第2页)

第82章 封瑶见家长与学术成长(第2页)

封瑶立刻被带入状态,走到白板前,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符号:“是上下文依赖太强导致的梯度消失或噪声放大问题吗?尤其是中段的情感微妙变化容易被尾的强信号淹没。”

陆文川点头,递给她一叠刚打印出来的数据图表:“看这里,当文本序列过五百个token,模型对中段情感变化的敏感度明显下降,判断滞后且模糊。我调整了几个衰减参数,但改善有限,而且容易顾此失彼。”

两人投入讨论,不知不觉过去了半小时。封瑶一边听着陆文川的解释,一边快翻阅数据,大脑飞运转,与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近期阅读的文献进行交叉比对。忽然,她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那是她整理的学习和研究心得。

“师兄,我记得林教授上周组会上分享的那篇关于‘情感衰减因子’的文献,里面提到了基于记忆曲线的非线性衰减模型,或许可以借鉴它的数学表达形式。”她快翻到某一页,指着自己梳理的公式和旁注,“看,这里提到了情感信号的时效性和强度关联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在注意力机制中加入可学习的时间衰减参数,让模型自己学会根据上下文长度和情感强度来调整关注力的持续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文川凑近看她指出的段落,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若有所思:“有意思的思路。把心理学的记忆规律用数学模型具象化。不过这样计算复杂度会显着增加,尤其是反向传播的时候。”

“但我们可以通过分层处理或者动态选择机制来优化,”封瑶眼睛一亮,拿起笔在白板的空白处画起了简略的架构图,“比如,设定一个阈值,短文本处理沿用我们优化后的标准模型,只有当检测到是长文本时,才自动启用这个增强的、带有时序衰减的注意力机制。这样在大多数常见应用场景下不会增加额外负担,只在必要时付出计算成本。”

陆文川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随即突然拿起笔,接着封瑶的草图演算起来。封瑶静静看着,在他停顿或遇到阻碍时,适时补充一句关键假设或提出替代函数。这种高效、同频的协作已不是第一次,但每次仍让她感到一种智力激荡的兴奋——与顶尖的头脑一起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快乐,是如此纯粹而令人满足。

“理论上可行,值得一试。”十分钟后,陆文川放下笔,语气变得确定,“封瑶,你负责实现这个分层逻辑和动态切换模块,以及时序衰减参数的可学习结构嵌入。我集中精力优化底层计算核心,确保增强机制启动时的效率。我们需要尽快验证效果,周五前能完成初版代码和基础测试吗?”

“没问题。”封瑶毫不犹豫地应下。这种基于实力建立的信任与认可,这种被委以重任的感觉,不再像项目初期那样带着导师的关照或同伴的试探性保留,而是实实在在、凭她自身能力赢得的。

正当她准备打开电脑开始工作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薇的消息:“学姐!报告一个好消息!标注团队的系统培训结束了,第一批按照新指南处理的数据反馈回来了,平均准确率比旧标准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周学长特别高兴,说今晚请大家吃饭庆祝,你有空吗?”

封瑶微笑着回复确认,并附上了一句真诚的鼓励:“太好了!是你和整个标注团队的功劳,辛苦了!”

放下手机,她看见陆文川难得地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他一边整理着散乱的文件一边说:“是周景明团队的消息?听说他们的数据标注质量这次有了质的飞跃。你牵头重写的那份标注指南和培训体系,功不可没。”

“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李薇,她执行力非常强。”封瑶谦逊地说,心里却不禁泛起一丝暖意。她想起前世那个在实验室边缘孤立无援、努力想融入却不得其法的自己,如今却能在林教授、周景明甚至陆文川这几个不同的项目团队间游刃有余,不仅站稳了脚跟,更成为了推动共同进步、连接不同领域的桥梁。这种价值的实现,远胜于独善其身的优秀。

傍晚,封瑶准时来到学校附近那家熟悉的、物美价廉的小餐馆。周景明团队的核心成员几乎都到了,包括一脸兴奋和自豪的李薇。包厢里气氛热烈,见到封瑶进来,几道目光立刻聚焦过来,带着友善和感激。

“学姐!”李薇看到她,立刻站起身招手,“就等你了!今天我们一定要敬你一杯,没有你设计的那套新标注体系和详细教程,我们估计还在那个坑里打转呢!”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拔高,脸上洋溢着被认可的光芒。

周景明笑着举杯,态度比以往更加熟稔和尊重:“封瑶,李薇说得对。我得承认,当初你提出要彻底改革标注体系时,我确实担心过工作量太大,会影响短期进度。但现在看来,这是最正确、也是最具长远效益的决定。数据质量是模型的基石,这块基石现在牢固多了。”

封瑶接过旁边同学递来的饮料,环视周围一张张真诚、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曾几何时,她如此渴望被这样的集体认可、被接纳,却总是求而不得。而今,这一切都自然地来到她身边,伴随着她踏实的每一步努力。

“其实我应该感谢大家愿意信任一个新方案,并且投入这么多精力去学习和执行。”她举杯,目光扫过李薇和其他团队成员,“特别是李薇,在培训和组织大家的过程中,花了大量心血,做得非常出色。”

李薇脸红了,但眼神更加明亮,带着被肯定的激动:“是学姐教得好!你给的例子和流程图特别清晰,大家很快就上手了!”

聚餐气氛热烈,大家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讨论着项目最新的进展,也聊着校园生活的趣事,偶尔还会调侃一下周景明偶尔的技术性固执。封瑶安静地听着,偶尔插话,或解答一两个技术小问题,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坚实的归属感。她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创造者与贡献者。

饭后,大家三三两两散去,封瑶和李薇顺路,一起走回宿舍区。晚风拂面,带着初夏的微醺。

“学姐,”李薇忽然开口,语气变得有些不同,少了平日的活泼,多了几分认真的迷茫与憧憬,“我最近……真的开始在认真考虑未来方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有什么新想法吗?”封瑶鼓励地问。

“之前一直很迷茫,不知道毕业后该做什么,是随大流去找个程序员工作,还是试试别的。”李薇踢了下脚边的小石子,“但参与这个项目后,特别是跟着你学习,看到你怎么把心理学的理论那么巧妙地应用在计算机算法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我觉得好像找到了一点方向。”她抬起头,眼中闪着不确定却又渴望的光,“我在想……也许我可以尝试申请认知科学或者计算心理学方向的研?我觉得这个交叉领域特别有意思。”

封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这个方向很有前景,也非常适合你。我记得你在数据标注时,对那些细微情感差异的把握就非常敏锐,这本身就是一种天赋。”

“真的吗?”李薇眼中泛起一丝被点亮的惊喜,但很快又被担忧取代,“但这意味着我可能要补很多心理学的专业课,还要重新规划……也不知道现在开始准备来不来得及。”

“任何时候开始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都不算晚。”封瑶的语气坚定而温暖,带着一种过来人的笃定,“如果你真的下定了决心,我可以帮你梳理一下需要补充的核心知识体系,我这边也有一些相关的入门书单和线上课程资源可以分享给你。林教授的课题组里也有认知科学背景的师兄师姐,到时候可以帮你引荐一下。”

李薇眼中瞬间泛起了感激的泪光,她用力眨了眨眼:“谢谢你,学姐!我……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找到真正让我觉得兴奋、愿意投入热情去探索的东西。”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以前总觉得,能顺利毕业找份工作就不错了。”

看着李薇,封瑶仿佛看到了前世那个同样迷茫、自卑,渴望指引却不敢主动求助的自己。命运的轨迹如此奇妙,而今,她不仅凭借努力和前瞻性的视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稳稳地走下去,竟然还能有机会,为同样在迷雾中探索的他人,点亮一盏微光,指引一个可能的方向。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难以言喻。

回到宿舍,封瑶在书桌前坐下。台灯温暖的光晕笼罩着桌面一隅,她的目光掠过弟弟封骁亲手制作的那个略显粗糙却充满心意的火箭模型,指尖轻轻拂过徐母赠送的那支深蓝星辉的钢笔。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物件,却仿佛串联起了她重生后,一点一滴构建起来的全新世界——这里有与家人关系的修复与温暖,有与爱人并肩前行、彼此滋养的深情,有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攀登、现新风景的追求,更有如今这种,能够帮助他人成长、见证梦想萌芽的由衷喜悦。

她翻开新的笔记本——那是用之前获得的奖学金买的,质感良好。拿起那支崭新的钢笔,吸满墨水,在新的一页上郑重地写下:

“涟漪渐广,光照进来的地方,万物生长…”

笔尖流畅,划过纸面,在灯下泛着沉稳的微光。墨水色泽饱满,书写体验无比顺滑。就像她此刻的人生,尽管前路仍有挑战,但她已经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终于彻底掌握了书写命运的主动权,笔触坚定,方向明晰。

这张有点长,两章写为一章阅读的时候请见谅!拜托?°°ˉ??ˉ?°°?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