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毛骨悚然的人 > 第46章 青雀衔灯(第1页)

第46章 青雀衔灯(第1页)

第一章:古村惊变

林羽站在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肩带。秋风卷着枯叶掠过脚踝,带来刺骨的凉意,他下意识裹紧冲锋衣,抬头望向被暮色浸染的古村轮廓。手机信号早在半小时前彻底消失,导航屏幕上只剩下一片空白,仿佛这个名为“雀灯村”的地方从未存在过。

作为小有名气的灵异探险家,林羽对这类被时光遗忘的村落总有种莫名的执念。三天前他在民俗论坛看到关于雀灯村的帖子,楼主说村子里每到子夜就会亮起一盏青色灯笼,灯笼飘到谁家门前,谁家就会在三天内断子绝孙。帖人还附了张模糊的照片:昏黑的巷道里,一盏灯笼悬浮在半空,光晕泛着诡异的青蓝,像极了溺水者的指甲颜色。

林羽踩着满地碎瓦往里走,两侧房屋大多塌了半边,断墙上爬满枯黄的藤蔓。风穿过残破的窗棂,出呜呜的声响,时而像女人的啜泣,时而像孩童的嬉笑。他打开头灯,光柱刺破暮色,照亮墙根处丛生的杂草,草叶间隐约能看见动物骸骨,不知是野狗还是别的什么。

走到村子中央,一座相对完整的四合院突兀地立在荒草里。院门是厚重的楠木做的,漆皮剥落殆尽,露出底下深褐色的木纹,门环上锈迹斑斑,挂着半串干枯的红绸。林羽推了推门,“吱呀”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村子里格外刺耳。

院子里疯长的蒿草快有一人高,齐腰深的草叶间积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出沙沙的轻响。正房门前的石阶上布满青苔,屋檐下挂着的灯笼骨架早已朽烂,只剩几根细竹条歪斜地搭着。林羽走到正房门口,现门板虚掩着,缝隙里透出一股混杂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像是尘封了百年的老物件突然被打开。

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门。屋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夕阳透过窗纸的破洞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陈腐味,林羽忍不住捂住口鼻,打开头灯四处扫视。房间陈设简单:一张雕花木床靠着北墙,床幔早已朽成碎片;西墙边立着个掉漆的衣柜,柜门歪斜地敞着,里面空荡荡的;靠窗的位置摆着张八仙桌,桌上蒙着厚厚的灰尘,灰尘中间却异常干净,像是不久前还放着什么东西。

林羽的目光被桌上的物件吸引——那是一盏灯笼,通体漆黑,灯笼面用某种动物的皮革制成,上面用朱砂画着繁复的符文,符文蜿蜒扭曲,像是一条条凝固的血痕。灯笼底座是黄铜做的,雕刻着缠枝莲纹样,虽然蒙着层薄尘,却没有生锈,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他走过去仔细打量,现灯笼提杆是乌木做的,触手冰凉,杆身上刻着细密的云纹。就在指尖触碰到灯笼的瞬间,灯笼突然轻轻颤动了一下,林羽吓了一跳,猛地缩回手。紧接着,灯笼面的符文竟开始隐隐光,起初只是微弱的红点,很快连成一片,透出幽蓝的光晕。

“嗡——”

一声低沉的嗡鸣从灯笼内部传出,林羽感觉头皮麻,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他本能地后退两步,头灯光柱死死盯着那盏灯笼。蓝光越来越亮,逐渐充斥整个房间,空气里的霉味突然变成一股浓郁的腥甜,像是铁锈混着花蜜的味道。

蓝光中,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凝聚成形。那是个穿着青绿色旗袍的女子,长湿漉漉地贴在脸颊上,旗袍下摆还在往下滴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她的脸藏在光晕的阴影里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一双惨白的手垂在身侧,指甲涂着艳红的蔻丹,指尖滴落的水珠在地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

林羽感觉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呼吸都变得困难。他想转身逃跑,双腿却像灌了铅似的沉重,钉在原地动弹不得。女子缓缓抬起头,那张脸终于显露出来——皮肤白得像纸,嘴唇却红得紫,眼睛里没有黑瞳,只有一片浑浊的白,像是蒙着层厚厚的白雾。

“你……看到我的灯了吗?”女子的声音轻飘飘的,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水汽的潮湿感。

林羽张了张嘴,却不出任何声音。女子缓缓朝他走来,每走一步,脚下就多出一片水渍,水渍里很快浮现出细小的青鳞。她伸出惨白的手,指尖离林羽的脸颊越来越近,那股腥甜的气味也越来越浓。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林羽皮肤的瞬间,桌上的黑灯笼突然出刺眼的金光,女子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身影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般迅消散。蓝光褪去,房间恢复昏暗,只有那盏灯笼还在微微烫,符文的朱砂色比刚才更鲜艳了,像是吸饱了血。

林羽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他看着那盏灯笼,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惹上了不该惹的东西。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像是有人光着脚踩在落叶上。

林羽猛地回头,头灯光柱射向门口,却什么也没看到。但那脚步声还在继续,从院子里慢慢靠近,停在门口。他能感觉到门口有个东西,正透过门缝往里看,一股阴冷的气息顺着门缝钻进来,带着河水的腥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谁?”林羽的声音干涩颤。

门外没有回应,但脚步声又响了起来,慢慢朝着院子外移动。林羽挣扎着爬起来,握紧背包里的工兵铲,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口,猛地拉开门。

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过蒿草的沙沙声。但他清楚地看到,草地上有一串湿漉漉的脚印,脚印很小,像是个孩子的,一直延伸到院门外。林羽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出去。

脚印沿着巷道往前延伸,他跟着脚印走了约莫十几分钟,来到村子东头的祠堂前。脚印在祠堂门口消失了,祠堂大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红光。林羽站在门口,能听到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钟鸣,钟声沉闷压抑,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

他推开门,一股浓重的香火味扑面而来,混杂着腐朽的木头气息。祠堂正中央供奉着一块巨大的牌位,牌位前点着两根红烛,烛火摇曳,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两侧的架子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牌位,层层叠叠,一直堆到屋顶,每个牌位前都插着一支香,香火缭绕,将整个祠堂笼罩在一片朦胧中。

林羽的头灯光柱扫过牌位,现每个牌位上的名字都被人用朱砂圈了起来,朱砂颜色暗沉,像是干涸的血迹。他顺着钟声的方向走到祠堂角落,那里有一口古井,井口用一块青石板盖着,钟声正是从石板下传出来的,沉闷的“咚、咚”声,像是有人在井底敲击水面。

林羽走到井边,现青石板上刻着奇怪的符号,和灯笼上的符文有些相似。他深吸一口气,弯腰用力推开石板,一股刺骨的寒意夹杂着浓烈的腥臭味喷涌而出,差点让他吐出来。

头灯光柱往下照去,井深不见底,只能看到井壁上布满青苔,湿滑的石壁上似乎还粘着什么东西。林羽眯起眼睛仔细看,突然现井壁上挂着些破烂的衣物,颜色和刚才那个女子穿的旗袍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井底突然传来“哗啦”一声水响,像是有什么东西从水里钻了出来。林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光柱死死盯着井底。几秒后,一个黑影顺着井壁缓缓爬了上来,那东西浑身长满湿漉漉的绿毛,毛丛里还缠着水草和淤泥,四肢关节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爬动时出骨头摩擦的咯吱声。

林羽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跑,却现双腿像被钉在地上,怎么也动不了。那怪物很快爬了上来,抬起头,露出一张被绿毛覆盖的脸,两只眼睛是浑浊的黄色,瞳孔竖成一条细线,嘴角咧开,露出两排尖利的獠牙,牙缝里还塞着暗红的肉丝。

怪物出“嗬嗬”的怪响,朝林羽扑了过来。林羽绝望地闭上眼,就在这时,一直攥在手里的黑灯笼突然自行亮起,一道金色的光柱从灯笼里射出,正好击中怪物的胸口。怪物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像被点燃的纸片般迅萎缩,最后化为一滩墨绿色的粘液,散出刺鼻的恶臭。

金光散去,灯笼恢复漆黑。林羽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这才现自己不知何时把灯笼从桌上带了出来。他看着手中的灯笼,突然意识到这东西不简单——它刚才救了自己。

就在这时,祠堂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声音像玉石相击般悦耳。林羽抬头望去,只见一只青色的小鸟落在祠堂门口的横梁上,鸟喙里衔着一小截红绸,羽毛在烛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小鸟歪着头看了他一眼,突然展开翅膀,朝着村子西头飞去。

林羽犹豫了一下,握紧手中的灯笼,跟了出去。他不知道这只青雀要带他去哪里,但直觉告诉他,这或许是解开雀灯村秘密的关键。

第二章:青雀引路

青雀飞得不快,总在前方几十米处盘旋,等林羽跟上了再继续往前。头灯光柱追着那抹青色的影子,穿过一条条荒草丛生的巷道,绕过一座座坍塌的房屋。林羽注意到,沿途的墙壁上都刻着模糊的符号,和灯笼上的符文有些相似,只是被岁月侵蚀得快要看不清了。

走到村子西头,一座破败的戏台出现在眼前。戏台用青石砌成,台基上爬满青苔,台面的木板早已朽烂,踩上去出“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会塌掉。青雀落在戏台中央的横梁上,对着林羽鸣叫了两声,然后扑腾着翅膀钻进了戏台后台。

林羽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走上戏台。后台比前面更破败,角落里堆着些朽烂的戏服,布料早已风化,一碰就碎成粉末。墙上挂着几张泛黄的剧照,照片上的人穿着戏服,妆容浓艳,只是面部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浸泡过。

青雀落在一个掉漆的木箱上,对着箱子鸣叫。林羽走过去,现箱子上了锁,锁是黄铜做的,上面刻着和灯笼相同的符文。他试着用手掰了掰,锁纹丝不动。就在这时,手中的灯笼突然微微烫,灯笼面的符文亮起红光,照在铜锁上。

“咔哒”一声,铜锁竟然自己弹开了。林羽惊讶地看着灯笼,又看了看青雀,这才打开木箱。箱子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一本线装书,封面是深蓝色的,已经有些褪色,上面用金线绣着四个字:《雀灯村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羽拿起村志,书页已经泛黄脆,边缘卷曲黑。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墨色暗沉,笔锋遒劲有力。开头记载着雀灯村的来历:明朝永乐年间,一户姓苏的人家为躲避战乱迁居至此,因村子后山有座青雀寺,又因村口老槐树上常年挂着一盏祈福的灯笼,故得名“雀灯村”。

他往后翻,大多是些日常记录:某年某月谁家娶媳妇,某年某月谁家添丁,某年某月收成如何。直到翻到清光绪年间的记录,字迹突然变得潦草急促,墨点溅得到处都是,像是书写者当时极为慌乱。

“光绪二十三年,秋,大水。村西河道决堤,洪水淹没半村,死者数十。夜间见水中有青影,形如灯笼,随波漂流,遇之者三日必亡……”

“光绪二十三年,冬,疫起。染病者身生青斑,咳血不止,死后尸身绿。村中道士言是水祟作祟,需以童男童女献祭,族长不从,道士愤而离去……”

“光绪二十四年,春,灯现。族长寻得异士,制青雀衔灯,悬于祠堂,水祟暂退。异士言此灯需以血脉供养,苏氏后人需世代守护,灯在村在,灯灭村亡……”

林羽的心猛地一跳,原来那盏灯笼叫“青雀衔灯”,还是用血脉供养的邪物?他继续往后翻,后面的记录越来越混乱,字迹歪歪扭扭,很多地方被墨迹污染,根本看不清内容。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用鲜红的字迹写着:“灯灭了,它们回来了……”字迹潦草,像是用手指蘸着血写的。

就在他合上村志的瞬间,戏台突然剧烈晃动起来,头顶的横梁出“嘎吱”的声响,落下无数灰尘。林羽抬头一看,只见戏台两侧的立柱上,不知何时爬满了黑色的藤蔓,藤蔓上长着圆形的叶片,叶片边缘布满尖刺,每片叶子中央都有一只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

“不好!”林羽暗叫一声,转身就想跑。那些藤蔓突然猛地伸长,像一条条黑色的鞭子抽过来,他连忙低头躲避,藤蔓擦着头皮飞过,抽在身后的木箱上,木箱瞬间被抽得粉碎。

林羽握紧手中的灯笼,现灯笼面的符文又开始光。他想起刚才在祠堂的情景,举起灯笼对准那些藤蔓。金光再次亮起,藤蔓碰到金光就像被灼烧般迅萎缩,出滋滋的声响,散出焦糊的气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