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斩钉截铁道:
“合兵!唯有尽起精锐,合兵一处,以泰山压顶之势,与荀衍决一死战!毕其功于一役!此战若胜,则天下格局定矣!若败……”
他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不言而喻。
袁绍沉默良久。
合兵,意味着他要将河北兵马指挥权在一定程度上与曹操共享,这对他而言绝非易事。
但荀衍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让他不得不做出抉择。
“好!”
袁绍终究还是枭雄本性,猛地一拍案几,终于下定了决心,
“便依孟德之言!合兵!与荀文渊,决一死战!”
两位枭雄,终于在这一刻,摒弃前嫌,下定决心,联手对抗他们共同的、最强大的敌人。
“地点?”袁绍追问。
曹操走到墙边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一个关键位置——“官渡!”
“官渡地处兖州与司隶交界,水系纵横,地势开阔,利于大军展开,亦是我军粮草转运之枢纽。在此地与荀衍决战,可逼其离开经营稳固的司隶,与我军进行战略决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双方歃血为盟,约定:
一、袁绍出兵二十万,曹操出兵十万,合兵三十万,于官渡集结,组成联军,由袁绍担任盟主,曹操副之。
二、战时统一号令,资源共享,不得互相掣肘。
三、战后,根据战功及损失,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共分荀衍之地。
四、双方背后势力需全力支持此战。
盟约既定,两位枭雄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绝。
他们或许有诸多缺点,但在生死存亡面前,那份属于乱世霸主的魄力与决断,终于被彻底激!
消息如同飓风,瞬间席卷天下!
战略既定,两位枭雄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与底蕴。
袁绍返回邺城,不顾病体,强行压下内部纷争,以雷霆手段整合兵马。
四世三公的威望与底蕴在此刻彰显无疑,不仅迅调集了过二十万的河北精锐,更请动了背后支持的隐世势力——河北邙山剑派!
这一日,邺城上空,剑气冲霄!
数十名身着青色剑袍、气息凌厉的剑修踏剑而来,为者,乃是一位须皆白、面容古朴的老者,其气息赫然达到了匠心境巅峰,正是邙山剑派当代掌门,凌霄剑尊!
其身后数位长老,亦皆有立言境修为。更有过三百名通脉境以上的精英弟子随行!
这股力量加入,让袁绍大军的锋锐之气,陡然提升了数个档次!
同时,袁绍麾下猛将尽出:
重伤初愈实力暂降至神勇境初期的颜良、文丑、高览、麴义及其“先登死士”,以及河北各地抽调的精兵悍将,浩浩荡荡,集结于黎阳,准备南渡黄河。
而曹操一方,同样底蕴尽出。
曹氏、夏侯氏这两个谯郡豪族,与其紧密捆绑的各方势力,亦爆出强大的能量。
曹操尽起兖州之兵,得青壮十五万,其中包含了由夏侯惇、曹纯统领的最核心的“虎豹骑”、由李典、乐进等整训“青州兵”等百战精锐。
更令人侧目的是,曹操身后,亦有强援浮现!
其麾下重要谋士戏志才,其家族竟与一个名为“幽冥阁”的古老组织有所关联!
此阁修士,擅长阵法、占卜乃至一些诡异的诅咒之术,虽不似邙山剑派那般锋芒毕露,却更加诡秘难测。
戏志才亲自请动了阁中一位隐修长老,号“玄冥先生”,携数名弟子出山助阵。
曹操麾下,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李典等将领亦悉数集结,谋士戏志才、程昱、满宠等随军参赞。
两大诸侯,几乎是掏空了家底,带着决死之心,浩浩荡荡,如同两股巨大的钢铁洪流,向着官渡之地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