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郭嘉“围魏救赵”之策后,靖难军主力悄然改变方向,偃旗息鼓,昼伏夜出,绕开官道大路,专拣偏僻小路,直扑冀州魏郡。
行军途中,荀衍与郭嘉同乘一车,两人时而纵论天下大势,时而推演兵法谋略。
荀衍来自后世的宏观视野与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结合郭嘉洞悉人心、奇诡绝伦的思维,常常碰撞出惊人的火花,让郭嘉大呼“明公真乃天授奇才”,忠诚度悄然提升至o。
荀衍自身也感觉在谋略布局、人心揣测方面获益匪浅,【奇谋】天赋的反馈逐渐消化。
这一日,大军行至谯国谯县地界,此处已属豫州,距离目标魏郡尚有一段距离。
时近黄昏,前方探马来报,言必经之路上有一处名为“许家庄”的大坞堡,庄墙高厚,吊桥紧闭,庄丁戒备森严,似乎刚刚经历过战事,庄外还有不少黄巾贼尸。
“许家庄?”荀衍心中一动,一个名字跃入脑海——许褚!虎痴许褚!莫非就是这里?
“传令,大军于庄外三里处就地扎营,没有我的命令,不得靠近庄堡,不得惊扰百姓。”
荀衍下令,随即对郭嘉和典韦道:
“奉孝,恶来,随我轻装简从,去那许家庄拜会一番。”
郭嘉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嘉观此庄气象,主事者非庸人也。明公可是又起了爱才之心?”
他似乎总能猜到荀衍的一些心思。
荀衍笑道:“奉孝真知我也。且去看看,若真有豪杰,当为我所用。”
三人只带了十余名亲卫,骑马来到许家庄吊桥之外。
只见庄墙之上,箭垛之后,人影绰绰,一张张强弓硬弩对准了来人,戒备之心极重。
典韦见状,冷哼一声,上前一步,声如闷雷:
“呔!墙上的人听着!我家主公,乃颍川荀衍荀文渊公子,率军北上讨贼,途径宝地,特来拜会庄主,并无恶意!去通传!”
“颍川荀衍?”
墙头响起一阵骚动,显然荀衍如今的名声已然传开。
很快,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从墙头传来:
“可是那位长社破贼、天子亲封的荀骑都尉?”
荀衍策马上前,朗声道:
“正是在下。途径贵庄,见似有战事,特来询问,若有需相助之处,义不容辞!”
墙头沉默片刻,那洪亮声音再次响起,语气缓和了不少:
“久仰荀公子大名!非是许某不通情理,实乃近日黄巾溃匪滋扰甚多,不得不防!公子稍待,容某开门相迎!”
吱呀呀——
沉重的吊桥缓缓放下,庄门打开。
一名身材极其雄壮、方面大耳、虎目虬髯、年约二十出头的青年,领着数十名手持环刀、身材同样魁梧健壮的庄客迎了出来。
那青年身高八尺有余,膀大腰圆,肌肉虬结,行走间龙行虎步,自带一股迫人的凶悍气势,其威猛程度,竟似乎与典韦不相上下!
荀衍眼中精光一闪,果然是许褚许仲康!
“谯国许褚,见过荀都尉!”
许褚抱拳行礼,声音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目光扫过荀衍,又落在其身后如同铁塔般的典韦身上时,瞳孔微微一缩,显是感受到了同类的气息与强大的威胁。
“许壮士不必多礼。”荀衍下马还礼,笑道,“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荀都尉言重了!都尉率义师北上讨贼,天下敬仰!快请庄内叙话!”
许褚虽是猛将模样,却也知礼数,连忙将荀衍等人请入庄内。
进入庄内,可见庄丁训练有素,百姓虽面带忧色却并未慌乱,坞堡防御设施完善,显然许褚治理有方。
分宾主落座后,许褚叹道:
“不瞒都尉,日前确有一股数千人的黄巾溃兵流窜至此,欲洗掠我庄。某率庄客凭险据守,激战一日,方将其击退,斩数百,然庄丁亦有不少伤亡。方才戒备森严,实乃不得已,还望都尉海涵。”
“原来如此。许壮士率乡民自保,力挫贼寇,实乃豪杰之举!”
荀衍赞道,话锋一转,
“然今天下大乱,黄巾肆虐,岂是一庄一地所能久守?今日击退一股,明日又来更多,如之奈何?”
许褚闻言,虎目中闪过一丝忧色:
“某亦知此理,然如之奈何?只能死守家园罢了。”
一旁的郭嘉忽然轻笑一声,抿了口酒,悠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