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原始征途手游 > 第6章 制陶革命(第1页)

第6章 制陶革命(第1页)

巨蟒带来的食物暂时缓解了部落的饥荒,但阳歌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食物的根本问题在于生产和储存。

他看着部落里那些粗糙、厚重、渗水且易碎的陶器,一个想法逐渐成型。改善陶器,不仅能更好地储存粮食(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粟米),还能改善烹饪方式,减少食物浪费,甚至可以用来烧水,减少疾病。

他先需要了解目前的制陶工艺。

在岩灵的帮助下,他来到了部落边缘的制陶区。几个年老的女人正在那里忙碌。她们选取河边特定的黏土,加入沙粒和砸碎的贝壳粉作为羼和料(防止开裂),用手捏制成型,或采用泥条盘筑法做出罐、碗的雏形,再用鹅卵石打磨表面。

最后的关键一步——烧制。她们只是将阴干的陶坯堆放在空地上,下面架上柴火进行露天焚烧。火势无法控制,温度不高且不均匀,烧出的陶器颜色驳杂,硬度低,吸水性强,很容易破损。

阳歌蹲下来,仔细查看烧制失败的碎片,又观察了她们的流程。他现主要问题在于:窑温不够且无法保持;氧化还原气氛无法控制(导致颜色不均、黑);受热不均易开裂。

需要一座窑!一座最简单的竖穴窑或许就能带来质的飞跃。

他开始用手势和刚刚积累的、关于“火”、“土”、“容器”、“坚硬”的词汇,向岩灵和负责制陶的女人们解释他的想法。过程依旧艰难,但他用军刀在泥地上画出了简易的窑体结构图:下面火膛,上面窑室,中间有箅孔,还有密封的窑顶和排烟孔。

女人们看得一脸茫然,甚至觉得他在胡闹。唯有岩灵,在仔细看了他的图画,又结合他之前生火、烹饪、杀蟒的表现后,眼中再次流露出那种深思的神色。

她力排众议,说服了巫,拨给了阳歌两个体弱的老人和几个半大的孩子,允许他“试试”。

阳歌知道这是又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亲自带领这支“老弱妇孺”工程队,在制陶区附近选择了一处土质较硬的斜坡。

挖掘火膛、窑室,制作并安装带有箅孔的土坯,用黏土混合茅草涂抹窑壁保温,制作可以移动的窑顶…每一个步骤,他都亲自参与,并用最简单的示范让人理解。他没有好高骛远,目标是先建一个最小号的、能用的实验窑。

部落里的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大多抱着怀疑和看热闹的态度。只有岩灵每天都会来看进度,偶尔还会动手帮忙搬运黏土。

几天后,一座模样古怪的土窑矗立了起来。阳歌将一批精心捏制、阴干好的小陶坯(主要是碗和小罐)放入窑室,密封窑顶,只留下排烟孔。

点火仪式吸引了几乎全部落的人围观。阳歌亲自在火膛点燃柴火,并指挥人们按照他的要求,逐渐添加更耐烧的硬木,并通过控制进风口和排烟孔来尝试调节火势和窑内气氛。

浓烟从排烟孔冒出,火焰在窑内咆哮。人们紧张地看着那座沉默的土窑,窃窃私语。时间一点点过去,窑壁被烧得通红。

阳歌根据火焰颜色和经验估算着温度(虽然不准,但远高于露天焚烧),感觉差不多时,他下令封闭了所有进风口和排烟孔!——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焖窑,利用余热使陶器均匀受热并产生还原反应,能得到更坚固、颜色更均匀的陶器。

等待窑体冷却的时间格外漫长。当窑温终于降至可以触碰时,在所有人期待又怀疑的目光中,阳歌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窑顶。

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他用木棍拨开灰烬,夹出了第一个小陶碗。

那碗体颜色均匀,呈现一种温润的红褐色,敲击之下出清脆的、不同于以往陶片的金石之声!质地明显致密坚硬了许多!

成功了!

人群瞬间爆出一阵巨大的惊呼和欢呼!女人们迫不及待地抢过那些出窑的陶器,倒入清水测试。水不再像过去那样快渗漏,只是缓慢地湿润表面!

这意味着,她们可以更好地储存水和食物了!尤其是那些容易受潮的粟米粉!

负责制陶的老女人激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抚摸着那些光滑坚硬的陶器,对着阳歌和岩灵不住地行礼。巫看着这一切,抚摸着胡须,眼中充满了欣慰和难以置信的光芒。

岩灵拿起一个红陶小碗,看着阳歌,眼神亮得惊人。她第一次露出了一个清晰的笑容,虽然短暂,却如同拨开云雾的阳光。

她指着那堆陶器,又指了指阳歌,对全体族人高声说了一个词。

阳歌听懂了,那个词是——“创造”。

制陶革命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阳歌在部落中的地位。他不再仅仅是“天火之子”或“杀蟒英雄”,更成为了能带来实实在在改变的“创造者”。人们开始主动向他学习新的制陶技术,更多的窑被建造起来。

阳歌趁热打铁,改进了陶器造型,设计了带耳的锅、有流的壶,甚至还尝试在陶坯上刻画简单的纹饰,其中最多的,便是那个龙形图腾。当第一个刻着清晰龙纹的红陶罐出窑时,巫凝视了许久,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其收入了自己的洞穴,用于祭祀。

文明的火花,似乎先在泥土与火焰中迸出来。

(第六章完)

喜欢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请大家收藏:dududu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