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收编之策
第一批流民的出现,打破了部落的相对封闭。阳歌的处理方式虽然暂时稳定了局面,但他知道,这绝非长久之计。随着白纹部落的扩张和其他区域的动荡,前来投奔或流浪至此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必须有一套系统性的“收编之策”。
他与巫、岩灵以及议事会的核心成员进行了数次深入的商讨。
“来的,不能只是吃饭的嘴,必须是能干活的手,能战斗的臂膀,能认同守护之灵的心。”巫定下了基调。
基于此,阳歌初步拟定了几条规则:
甄别与观察期:所有外来者,必须先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隔离观察(主要是防止携带疾病)。期间由龙牙卫队看守,从事最低等的劳动,获得仅能维持生存的食物配给。观察期至少为一个月亮圆缺周期(约o天)。
技能评估与分工:观察期满后,评估其身体状况和掌握的技能(狩猎、采集、编织、制陶、建筑等),分配到相应的劳动岗位。壮年男性可申请加入民兵训练,表现优异者经考察后可进入龙牙卫队。
“贡献积分”制:阳歌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贡献”概念。完成分配的工作、在狩猎或战斗中立功、提出有益建议等,都可以获得认可(暂时由巫、阳歌、岩灵等人主观评定)。积累足够的“贡献”,可以提升食物配给等级、获得更好的住所、甚至在未来可能分配土地或财产时拥有优先权。
文化与信仰同化:这是巫坚持的核心。所有被收编者,必须学习部落的语言,参加重要的祭祀活动,聆听关于龙图腾和祖先传说,逐渐认同部落的文化和信仰。拒绝接受者,最终将被驱逐。
权利与义务:享受部落保护和基本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劳动和战斗的义务。背叛部落者,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这套规则虽然还很粗糙,但它试图将“融合”变成一个有序的、有条件的、可管理的过程,既打开门户,又设置门槛,确保部落的主体性和稳定性。
规则初步公布后,在部落内部也进行了解释和讨论,获得了大多数人的理解。那第一批流民成为了第一批实践者。他们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了观察期,因为表现老实肯干,被分配去帮助制陶组处理黏土和燃料,食物配给也略微提升。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干活更加卖力。
几天后,巡逻队又在边境附近现了第二批流浪者,人数更多,有十几人,情况同样凄惨。有了之前的规则,这次的接收过程显得有条不紊了许多。隔离、观察、分配工作…部落仿佛一个开始缓慢运转起来的熔炉,尝试着消化吸收这些外来的“矿石”。
然而,阳歌清楚,真正的考验尚未到来。目前接收的都是零散的、毫无威胁的弱者。如果将来遇到成建制的、拥有自己文化和小型组织的小部落,该如何收编?如果遇到心怀叵测、假装投诚的奸细,又该如何甄别?
管理的艺术,远比锻造铜器要复杂得多。
与此同时,春耕播种基本完成,绿油油的粟苗破土而出,长势喜人,给部落带来了巨大的慰藉。炼铜炉经过检修后也重新点火,这一次,阳歌特意改进了炉壁结构,增加了防护措施。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展。
直到有一天,前往与鱼牙部落进行例行交易的小队,带回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鱼牙部落的人,在交易时旁敲侧击地询问那种“坚硬的金色石头”(铜)的事情,并且似乎对部落接收流民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他们的消息,为何如此灵通?难道河滩附近的丛林里,始终隐藏着他们的眼睛?
阳歌感到,一张无形的网,似乎正在慢慢收紧。部落的展,已经引起了邻居更深的关注,乃至…贪念。
(第三十三章完)
喜欢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请大家收藏:dududu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