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清川出自哪里 > 第 28 章(第1页)

第 28 章(第1页)

第28章

日子像驴拉磨,一圈圈地转。清川县衙重新开了张,孟寰海忙得像只抽晕的陀螺。赋税丶诉讼丶春耕……哪一件都绕不开一个“穷”字。他整日埋首在公文堆里,眉头拧成的疙瘩就没解开过。

这日午後,他正对着一份请求减免遭了雹灾的几个村子税赋的呈文较劲,王主簿领着个崔家的管事进来了。

“大人,崔家主让小的送来些新下的枇杷,给大人尝个鲜。”那管事恭恭敬敬地奉上一个精致的竹篮,里面黄澄澄的枇杷个个饱满。

孟寰海从公文里擡起头,愣了一下。枇杷?这季节,也就崔家那样的暖房里能早早培育出来。他瞅了瞅那篮子,又瞅了瞅一脸谄笑的王主簿,心里哼了一声:黄鼠狼给鸡拜年。

“放那儿吧。”他指了指墙角,语气不咸不淡。

管事也不多言,放下篮子,行礼退下了。

王主簿凑上前,小声道:“大人,崔家主这是……示好?”

“示好?”孟寰海嗤笑,“他是怕老子腾出手来,第一刀就砍向他崔家的田亩赋税!”他拿起一个枇杷,在手里掂了掂,皮薄肉厚,是上等货。“不过,这枇杷倒是挺甜。”他剥开一个,塞进嘴里,囫囵吞下,又埋首公文,仿佛刚才只是吃了颗不值钱的野果子。

王主簿看着他这做派,心里直嘀咕:这位爷,心思真是越来越难猜了。

那篮子枇杷就那麽在墙角放着,孟寰海没再动,也没让人拿走。偶尔瞥见,心里会莫名地闪过一个念头:崔行川那小子,这会儿是不是也在他那静逸堂里,吃着同样的枇杷,盘算着怎麽应对自已?

过了几天,孟寰海带着赵铁柱去下面村子查看雹灾情况。路不好走,马车颠得他骨头都快散了架。回来时已是傍晚,又累又饿,嗓子眼冒火。

回到二堂,他习惯性地想去倒那早就凉透的粗茶,却看见桌上放着一个白瓷炖盅,还冒着丝丝热气。他疑惑地打开,一股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是冰糖炖梨水。

“这谁送的?”他问值守的衙役。

衙役回道:“是崔家别院的一个小厮送来的,说是他们家主子吩咐,听闻大人近日操劳,嗓子不适,特意炖了送来的。”

孟寰海端着那盅温热的梨水,怔住了。他确实这几天说话多了,嗓子又干又哑,自已都没太当回事。这崔行川,是长了千里眼还是顺风耳?

他皱着眉,尝了一口。梨水炖得火候正好,清甜润喉,一路暖到胃里。很舒服。

可他心里却更不舒服了。这种被人细致关切的感觉,让他浑身不自在,尤其是这关切还来自那个精于算计的崔行川。

“妈的,糖衣炮弹。”他低声骂了一句,手上却没停,一口接一口,把那盅梨水喝了个底朝天。喝完了,还把炖盅往桌里推了推,像是要藏起来。

夜里,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眼前一会儿是灾民愁苦的脸,一会儿是那篮子黄澄澄的枇杷,一会儿又是那盅冒着热气的冰糖梨水。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他喃喃自语,翻了个身,面对着墙壁,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挡在外面。

而崔家别院里,崔敬祜正在灯下翻阅账册。老仆轻声禀报:“家主,梨水送去了,孟大人……收下了。”

崔敬祜翻页的手顿了顿,淡淡“嗯”了一声,没问别的。

老仆迟疑了一下,又道:“庄子上番薯长势极好,只是近来发现有野猪夜间下山拱食的痕迹,已加派了人手看守。”

“知道了。”崔敬祜合上账册,揉了揉眉心。野猪……他想起孟寰海那张带着倦色却眼神执拗的脸。那个人,有时候也像头闯入规矩园子的野猪,横冲直撞,不管不顾。

他走到窗边,望着夜色中县衙的方向。送枇杷,送梨水,这些举动似乎超出了纯粹的利益算计,带着一种连他自已也未曾深究的……下意识。

是因为破庙雨夜那短暂卸下僞装的交谈?还是因为欣赏他那份与这污浊世道格格不入的孤直?

崔敬祜理不清。他只知道,看着那人在淤泥河里挣扎丶甚至差点淹死时,自已伸了手。如今看他重新站稳,又忍不住想递过去一碗水,一件衣。

这感觉很陌生,也很危险。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关上了窗户。有些藤蔓,一旦开始爬,就再难轻易扯断了。

县衙里,孟寰海终于在辗转中睡去。梦里,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雨夜的破庙,对面坐着的不再是那个清贵疏离的崔家主,而是一个眉眼间带着同样倦意丶可以安静对坐的……同行人。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温柔地覆盖住他疲惫的眉眼,也覆盖住了那悄悄滋长丶尚未被察觉的绿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