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66双臂过膝
时间紧,任务重。离开西凉後,谢乔并未立即通过永久通道返回莽苍山城寨,而是利用[空间传送符]直奔河北战场。
梁汾丶极支辽及八百西凉骑兵随她出征。由于尚未点亮冀州地区的地图,谢乔无法选择精确的坐标,传送位置全凭随机。
她担心若直接选择广宗作为目的地,可能会传送到城内。
此时的广宗县城已被黄巾军占据,若她这八百西凉骑兵被围在城内,将面临绝境。尤其是西凉弓骑,擅长远程拉扯和风筝战术,而这支新组建的骑兵部队在近战肉搏中毫无胜算。
于是,她选择传送到与广宗相邻的另一县——南和县。
不出所料,传送的出口位于南和县城外的一户破败的农户家的茅厕。
系统随机总是这些下三路,谢乔无力吐槽,掩鼻忍着恶臭出来。
她借着【舆图】功能,辨别方向。
沿途,树梢上挂着半截杏黄旗,旗面“岁在甲子”的朱字已褪成赭色,像干涸的血迹缠绕枯枝,战争的惨烈可见一斑。
流民蜷缩在槐树洞中,老妪用陶片刮取榆树皮,碎屑刚落下便被分食殆尽。
面对西凉骑兵的雄壮军仗,流民们蜷缩在路旁的树荫下,瑟瑟发抖,眼中满是惶恐与绝望。他们的衣衫褴褛,面容枯槁,骨瘦嶙峋。
孩子脸如碳灰,紧紧瑟缩在母亲的怀里,不敢啼哭。
河北战场的惨状,谢乔早已有所预料。
她深知,战火肆虐之下,当地百姓必定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是以,此行她除了带上军马,还特意从榆安城百姓中挑选了几名慈眉善目丶语气温和的女子,随队出发。
这些女子身着素衣,举止温婉,与那些孔武有力丶杀气腾腾的骑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谢乔给她们布置的任务是,留在端口附近,接济难民,筛选西凉人口,为他们引路。
当然,筛选的标准并非是否年富力强,基因是否优质,理论上,受战乱影响的百姓都能成为入籍西凉,只需要筛除掉那些欺男霸女丶品行不端者。
相较于骑兵,这些女子显得不那麽具有攻击性,更容易让难民放下戒备。
流民们起初还有些迟疑,但看到她们手中捧着热腾腾的食物,眼中渐渐燃起了一丝希望。
陈英原住敦煌城,匈奴攻城的那场大火几乎夺去了她的一切,她本心如死灰,却得谢县长收留,已在榆安安稳生活两年馀,她承着谢县长的恩,此次谢县长要用人,她当仁不让就来了。
陈英从包囊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肉馅饼,递给一位瘦弱的老人。
她声音轻柔,眼神中满是关切:“老人家,先吃点东西吧。”
老人被肉饼香气勾住,颤抖着接过,眼神中有些难以置信,随即低下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其馀流民们小心翼翼地接过肉饼,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陈英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他们吃完,时不时递上一壶清水,轻声叮嘱道:“慢些吃,别噎着。”
她的声音如同清泉,流淌在流民们干涸的心田,带来一丝久违的温暖。
孩子们也渐渐放下了戒备,围在陈英身边,眼巴巴地望着她手中的食物。
陈英微笑着,将肉饼分给他们,轻声说道:“别急,每个人都有。”
孩子们接过食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这一刻,战争的阴霾暂时被驱散了。
谢乔远远地看着这一幕,稍稍宽心,挥手示意继续赶路,往广宗方向,直奔皇甫嵩军营。
此时已是十月下旬,据史料记载,这段时间华北平原的主战场上,皇甫嵩已取代作战不利的董卓,率部与张梁所率的黄巾军在巨鹿郡僵持。
张角病逝後,其弟张梁率部据守广宗城,负隅顽抗。
皇甫嵩则即将布下周密计划,于鸡鸣时分发动突袭,配合火攻焚烧黄巾军营垒,一举歼灭敌军。
此战,张梁战死,三万黄巾军被斩杀,另有五万之衆在溃逃中赴河溺亡。
谢乔此行的目标很明确:挽救那五万即将溺亡的黄巾军性命,同时尽可能帮助在战斗中被斩杀的三万人逃脱。
在营寨外通禀身份後,谢乔率领八百西凉骑兵径直进入军营。
辕门内,两百弩手正以三息一发的节奏齐射草靶。
远处沙地上,赤膊的枪兵随着鼓点突刺,汗珠从他们结痂的肩头滚落。
“领头的竟是个女流之辈?”
“笑话!简直岂有此理!”
“……”
一些非议传来,谢乔耳尖微动,辨出声源来自左边的马厩。
两名引入伍正在钉马掌的军士斜眼打量她,其中一人故意将铁锤砸得火星四溅。
巡视的军士大喝,一掌扇下去:“放肆!瞎了你的狗眼,此乃谢中尉!”
那两名军士吓得一哆嗦,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