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乱世奸臣(三十四)如何成为超强军师……
接下来几日,周仁容没有急着离开新都,反而极其自然地四处闲逛,把城里街道都走了个遍。在见识过城中各处的热闹之後,他越发坚定了心中归顺的想法。
暮色时分,周仁容刚踏进府衙二门,忽然听到身後传来一道清朗熟悉的声音。
“周先生,好巧啊!”
周仁容回头,见是引他入城的包卓之,也笑着拱手回礼,“包参军。”
“先生怎麽这麽晚才回来?可用过饭了?”
周仁容微一点头,“刚在外用过了,多谢参军挂怀。”
包卓之闻言笑了笑,“先生客气。对了,先生预计何时啓程回往南地?若是准备妥当,将军说可派一队轻骑护送先生,以求心安。”
周仁容心里又是一动,宋策行事,总能想到这些细枝末节之处。他望着包卓之,拱手道谢:“如此甚好,那便多谢将军美意了。”
两人边走边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周仁容居住的小院门口。
包卓之颇为识趣地停下脚步,温言道:“先生早些歇息,卓之便不打扰了。明日先生若需动身,可随时差人去前院告知。”
周仁容自是点头应下,“好,参军慢走。”
目送包卓之离开後,周仁容才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宋策派人为他选的这处院子景致极好,其内栽着两株朱果树,晚风一吹,树叶簌簌作响,平添几分古雅生机之意。
周仁容毫不在意地坐在朱果树侧的石阶上,望着天边渐渐沉暗的云霞,心里却在反复盘算着回到南地後,该如何措辞劝说项文德等t人。
恍如转瞬间,天已大亮。周仁容用过早饭後收拾妥当,在下人的指引下一路来到了府衙前院。
此时,宋策亲自带着十馀名轻骑候在门口,为首的骑兵手里还牵着一匹骏马,其上鞍鞯齐全,显然是早就备好了的。
“先生此去南地,路途遥远,这里是一些干粮和伤药,还望先生收下。惟愿天公作美,遥祝顺风。”
周仁容接过宋策递来的包裹,心中一暖。他对眼前的青年深施一礼,“多谢宋将军,那在下便啓程了。”说罢,他翻身上马,带上轻骑队伍朝着南地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晓行夜宿,不过五六日光景,周仁容便回到了南地项文德的大营。
在营帐外负责守卫的兵将见是他回来,连忙收起兵器放行,还派了个脚程快的小兵快步行去主帐通报项文德。
周仁容刚走到中军大帐外,就见项文德带着李力世等人迎了出来。
“将军!”周仁容肃穆敛容,躬身行礼。
“仁容!仁容!你可算回来了!”
项文德十分激动,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急声问道:“快,快进帐说说新都那边的情况如何?”
周仁容点头,跟在项文德身後进了大帐。待侍从奉上温茶退下後,他才缓缓开口,将在齐地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从新都赋役碑,再到宋策推行的免口赋丶五十税一丶官田租借与征商告商法令,桩桩件件无一遗漏,都讲得细致入微。
帐内衆人越听越惊,尤其是听到宋策竟肯将梁王私库的财物全都拿出来用于民生,还让流民开垦荒地永久归己时,俱都沉思不语。
等周仁容说完,不光是帐内幕僚清客,就连项文德也默不作声了。
半晌後,李力世率先起身看过来,沉声问道:“公权,那依你之见,宋策此人,确实有治国之才?”
“不仅如此。”周仁容低叹一声,“李先生,在下在新都待了五日,亲眼所见宋策所行之事,皆以百姓为重。距梁王覆灭才过去多久?那新都治下百姓脸上皆有笑意,街上商贩云集,且言语间对大历朝廷极为拥戴。反观我们南地,这些年战乱不断,百姓俱是苦不堪言!尤其去岁大旱,百姓们颗粒无收,可军中粮草却依旧按时征收……是以若继续与大历为敌,不仅我项军难以取胜,还会让更多的百姓陷入苦难啊!”
他顿了顿,又道:“尔等难道忘了几年前宋策力行变法之事?如今他虽为武将,却深知民生之苦。他推行的一系列政令,看似让利百姓,实则稳固根基。如今大历手握秦丶齐两地,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若咱们执意对抗,到头来定与那孟军丶梁军无二!”
李力世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公权言之有理,可咱们这些人……”
“李先生放心。”周仁容淡淡一笑,“诸位不妨想想,宋策此人连北燕降兵都能妥善安置,更何况咱们这些正统的大历人?这几日我观其心性,绝非嫉贤妒能秋後算账之辈。只要咱们真心归顺,他定会宽仁以待。”
“你说得倒轻巧!等咱们归顺之後,成了砧板鱼肉,届时是活是死,全在此人一念之间!周仁容,你无牵无挂孑然一身自然敢赌,可我们呢?”其中一幕僚高声质问道。
周仁容闻言却并未动怒,只是平静地看向那名幕僚:“王先生此言差矣。某我并非无牵无挂,只是局势当前,不得不出此策。就算咱们继续顽抗,还能抵挡几时?如此一来,不仅南地百姓要遭兵祸,我军麾下将士也要白白送命!这,难道就是王先生想看到的结果吗?”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那王姓幕僚张了张嘴,终究没能说出反驳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