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都听嫂嫂的。”
“别呀!”姜宁瞪圆眼,“我也有错的时候,咱们俩互相听吧。”
卫长昀郑重点头,“好。”
姜宁狐疑看他,总觉得这个好和他理解的好不一样。
说话间,两人都没注意,已经到了易安楼门口。
又碰上了在门口揽客的伙计,见着他们,立即凑过来,让他们去后院牵驴车,还说今天东家不在。
姜宁和卫长昀向他道谢,去了后院,牵上驴车,直接往村里回。
出了镇口,姜宁和卫长昀就坐到了车板上。
不是赶集日,离永安镇越远,路上的人就越少。
姜宁晃着腿,手里拿了一根草,忽地“哎呀”了一声,连忙侧身去翻背篓。
“差点忘了,给你留了一份呢。”
刚才收拾的时候,他顺手就放进了背篓里,直接忘了这回事。
卫长昀看眼前面的路,才往他手里扫了眼,“糯米饭?”
“这不是怕你不好好吃饭,或者吃得太少,所以留了。”姜宁掀开油纸一角,“还温的,你快吃。”
卫长昀正要说到家再吃,就被姜宁抢了话。
“我来赶车吧,反正这里路宽人少,出不了事。”姜宁把糯米饭递过去,“凉了就不好吃了。”
见状卫长昀没再推辞,把赶车藤条递给姜宁,“松松牵着就行,不然勒手。”
姜宁虽然也在村里长大,可新农村跟现在差别挺大的。
他连牛都没放过,别说赶车了。
心里觉得新鲜,一脸玩心起了的模样。
卫长昀拿着糯米饭,吃一口,看一眼,见姜宁玩得挺开心,犹豫了下,从背篓里一包东西。
“今天书铺掌柜给的。”
姜宁闻言看去,盯着他手里的油纸包,“什么?”
卫长昀艰难地用另一只手打开,“是酥糖,掌柜知道我家里有弟妹,所以……”
姜宁听明白了,嘴角上扬,“给我的啊?”
就两块,比铜板大一点。
看着是挺好吃的。
卫长昀盯着他,“嗯”了声。
他不怎么会哄人,但糖是甜的,所以用糖哄姜宁开心,应该是可行的。
姜宁伸手拿了一块,直接放到嘴里,笑得眼睛弯弯的。
“那我不客气了。”
抿掉表面那一层糖酥,里面是硬糖。
被他抵到腮帮,脸颊变得鼓鼓的,姜宁背着光看向身边正吃糯米饭的卫长昀。
光正好打在他脸上,本就清俊的眉眼,变得更明晰。
“另一块你吃吧。”
说完,姜宁又补了一句,“好甜的。”
第56章“我呸!”
忙起来后,日子过得特别快。
家里有朱红照看后,姜宁和卫长昀多少省了不少心。
一来两个小孩有人照顾,还是自家人,心细。
二来早出晚归一天,回到家还能吃上口热的饭菜,不用自己忙活。
小吃摊生意不错,食材新鲜、摊面干净就赢了一大半,再加上价格实惠,几乎每天刚到晌午,东西就能卖完。
偶尔有剩下的,他也不着急,坐在一旁,手里不闲着,反正要等卫长昀一起回家的。
书铺那边,除了之前接下的两家,碰巧有一位回乡的商人,要给家中老宅重新翻修。
生意做到了南方临海的地界,出手大方。
全部算下来,竟是给了三两银子。
书铺掌柜一向喜欢卫长昀这样的后生,便把他之前存在书铺的字给了对方看,看完就拍板定下,让卫长昀替他作一篇千字孝德文。
大意是他在外多年,不敢忘祖宗训诫,仍感怀家乡人情,年年有祭,亦心有内疚,少有亲自侍奉父母膝下。
卫长昀书念得好,自然也写得一手好文章。
但他不自负,也少有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