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赵秋的话,顾苗接过碗,“我来尝尝,到底什么味。”
第一勺下去,顾苗眼睛就瞪圆了。
等到他有空说话时,碗已经空了一半。
“宁哥儿,这东西能量产吗?每天限量卖,我怕不够。”顾苗再开口的第一句话,“你看,卖多少钱一碗才合适?”
姜宁差点没跟上他的脑回路,思索半天才道:“原料不易,而且是夏天专属,估计——”
冬天不是不能做,但需求量肯定不如夏天高。
“卖个二十文吧。”
原本是十文就够了,可是小料的价格不一样啊。
水果、糖、冰都不是产量很高的东西,买的话价格贵,卖个二十文,应该不算是暴利吧。
其他三人默契点头,赞成卖二十文。
卫长昀在一边听完,又单独做了几碗小的,都放在盘子里,“要是怕一碗二十文太贵,可以分成大碗和小碗卖。”
姜宁闻声看去,见他往外走,“那小碗的定价,十文?”
“十三文。”卫长昀道:“不至于价格便宜太多,但看碗的大小,又觉得占了便宜。”
“……有道理。”姜宁点头,决定采用。
其他三人彼此看看,默契心想:不愧是夫夫,还是最了解对方。
等卫长昀一走,姜宁便坐下,跟他们盘算推出冰粉的事,以及薜荔果的采摘问题。
亏得赶上了薜荔果的成熟期,余下的两个月都可以采摘。
只要先储备够量,那至少下半年的冰粉量应该不会差太多,实在不行,到时候就推出别的饮子,来个推陈出新。
“薜荔果的采摘问题,交给我就好。”谢蕴主动把事情揽过去,“你刚才不还有话要说,是什么?”
姜宁啊了声,反应了会才记起自己要说什么。
他吃不了太冰的东西,只能拿冰放在水里,冰块浮在杯子里,这样会稍微凉一点,好解暑。
“我是听周庚说,每日伙计那边收桌子,发现鱼头几乎不怎么动,全都丢潲水里有些浪费。”
姜宁拿着杯子,喝了口,“但也有一些桌吃得特别干净,说明还是有人爱吃的。”
赵秋道:“可是喜欢吃的人很少。”
顾苗接过话,“我就不爱吃,一点都吃不了。”
“所以不爱吃鱼头的人,看到鱼头估计也心烦,所以不如做的时候就切掉。”
姜宁道:“把鱼头单独拿来做一道菜。”
“什么菜?”
“剁椒鱼头。”
姜宁见他们表情变化,接着道:“剁椒鱼头只是其中一道,另外就是丝娃娃,外加春卷。”
夏天除了有凉粉凉面外,这两类小吃,在黔州也是常见得很。
主打一个清爽可口,外加不长胖。
第219章“不是我急,肚子里这……
“这剁椒鱼头的味,尝起来有些淡了,腥味还是没去干净,吃起来不难吃,但不算好吃。”
“那我再去试试。”
姜宁放下筷子,叫住要起身离开的周庚,让他先别走。
周庚擦擦脸上的汗,坐下后,有些不安地看姜宁,生怕姜宁开口说什么。
姜宁见状不由笑了起来,给他倒了杯水,推到他面前,“都到家里这么长时间,还害怕跟我们相处啊?”
周庚忙摆手,“不是不是,我只是……”
姜宁接过话,“怕让我们失望,还是担心我们把你赶走?”
仔细算起来的话,周庚到家里都有八个月了,快一年的时间,哪怕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也该处得和家人差不多。
平日里还好,周庚不会不自在。
但每次有什么事时,就会很紧张,生怕做不好。
“后厨的事交给你,不是要你一定得做出什么成果,只是因为信得过你,给你寻一份能谋生的差事,这样你便不会觉得到了金陵,吃人嘴短、寄人篱下。”
姜宁看他反复捏着杯子,无奈道:“一道菜而已,我都不一定能一次成功,这才失败了两回,你就急了?”
周庚猛地抬起头,“我、我不是。”
姜宁怕把他逼得太紧,道:“我知道你的心跟我们在一块,是一家人,只是你太想要报答,一直觉得我们有恩于你。”
周庚听完,沉默地低下头,不再反驳。
怎么可能会报答得完?
那时要不是姜宁和卫长昀收留,他估计都活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