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一百一十六章“我就是想你了,好想……
三日後,皇帝下旨,淮安周边各城池纷纷集结兵力,由庆王姜准为主帅,讨伐反贼。
圣旨一出,各地关卡顿时戒备森严起来,封锁了各个路口。
不得已之下,沈绒只能带着姜岁安从远路绕道而行,山路崎岖,行差踏错便会坠入万丈深渊。因此,二人也耽误了不少的时候。
姜临煜行军速度很快,圣旨下达传到各距离淮安甚远的城池时,他已经抵达了通州,顺利与文焰几人汇合。
通州一带往北,都是安国公的旧部或靖北王生前的亲信管辖,当年皇帝为了防止他们彼此串通,特地将他们调离淮安,没想到却因此给姜临煜行了方便。
如今天下三帝,大周皇帝信奉巫蛊,蛮部首领嗜杀如命,再说姜树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把先皇留下的大好江山掏了个干净。
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当年姜临煜冒着洪水救百姓之生死一事,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所以,北鹰军初抵大周边境时,边境十五座城池便自愿归降,蛮部首领被杀後,蛮部也纷纷投入姜临煜的麾下。
而这些笑意,姜临煜并未送回京,边境的消息被垄断,姜树和还天真的认为他如今要面对的仅仅只是一支打仗打的疲劳的北鹰军而已。
“如今凉军大量的兵力都部署在了临城,想来皇帝是有观望的打算,若我们攻破临城,他便可以乘水路南下。”何晨昨夜一夜未眠,彻底将局势看清。
“但他若是走水路,下游是所属于周地的容州。”姜临煜懒懒地擡了擡眼皮,笑意不达眼底。
有趣的是,容州百姓早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从前屡屡遭受蛮人的烧杀强掳,日子苦不堪言,历任太守上书希望朝廷出兵都被驳回,理由是边境之地,不值得朝廷劳心伤神。
所以前不久,容州太守远道而来,递上了归降书。现如今的容州,看似还是在大周境内,其实内里已听命于姜临煜。
“殿下。”其馀将领退下後,何晨擡起头,看向主位上今日一言不发的姜临煜,“这段日子为了早日赶过来见到王妃,你几天几夜没合眼,不如先去歇休息片刻,楚云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属下会立刻禀报。”
姜临煜靠坐在座位,眼下泛着淡淡的乌青,背脊微弯,眸光紧锁桌上的地图,“我无事。”
从文纵死後,姜临煜便再难入眠,整日闷在营帐内盯着地图,缜密的计划在心底油然而生。
————
黑夜,春寒料峭,山洞外又飘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这是今年的第一场春雨。
所幸,他们在山间发现了一个避寒的山洞,微弱的火光跳动,柴火堆里发出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姜岁安蜷缩成一团,靠在沈绒的膝头安稳入睡。
沈绒垂睫,少年高挺的鼻梁带着稚气,隐约可见姜准的影子。从在沈府的床榻上醒过来到现在,前世仇人皆已报仇雪恨,她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保护着澄儿长大。
澄儿嫡室所出,国师预言是祥瑞之兆,名字却被姜准起的十分草率,在他和萧婉乘船游湖时降生,便以澄澈的湖水起名,名为姜澄。
自己的孩子,却还要成为他与另一个女人美好回忆的见证。
沈绒思而泣下,泪珠顺着脸颊而下,落在了少年的耳後。
睡梦中,少年低声呢喃:“阿娘…”
————
文焰带走了季淮然一行人,楚云留下来继续等候沈绒。
这里是偏僻之地,官兵也不会踏足这里,楚云每日坐在院内,盼着沈绒的身影早日出现。
远路耽误了太多的时辰,沈绒带着姜岁安赶到时,楚云正魂不守舍的坐在小院内,嘴角叼了根杂草晃了晃去。
“楚云。”连日赶路,沈绒的身子已经疲惫不堪,声音微弱细小。
楚云一愣,险些以为自己看错了,“王妃!你是自己回来的?珠玉呢?”
“珠玉她…”沈绒正要回答,又忽然意识到楚云话里有问题,她转头,分明姜岁安就站在这里,活生生的一个人,楚云为何会看不到。
“楚云。”沈绒快走两步,“你…看不到他吗?”
楚云笑着的脸色顿时怔住,不可置信的朝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只有落叶在飘动。
他揉了揉眼,再确定无人後,又试探的问了一句:“有人?”
“对啊,澄儿他…”
沈绒再次看去时,姜岁安的身体开始逐渐变得透明,纯真的眼神掺着浓浓的不舍,垂在身侧的手几不可察的颤了颤,说话时像是在撒娇一般:“母後,我终于保护了你一次…”
他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