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所谓的游刃有馀
林潼南心里闷闷的,情绪低落的开口道:
“我和你果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吗?为什麽你就可以兼顾兴趣和学业,我就只能搞得一团糟呢?”
这麽明显的情绪低落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林潼南身上,或者说,是林潼南第一次这麽明显的表现给别人看。
凌言却不吃他这一套,擡手又给了他一巴掌。
林潼南转头对他怒目而视,自己好不容易抒个情,凌言怎麽这麽破坏气氛。
“清醒一点师弟,你看到的游刃有馀那都是表面啊,你怎麽还真信了呢?”
“表面?”
林潼南语气中有些疑惑。
他也知道要做到真正的游刃有馀很难,他自己本身就是个天才,他尚且没办法兼顾,更何况那些天赋还不如他的人。
可是凌言,天赋比自己高,平时看上去是真的很潇洒,自己和他在一起的时间那麽长,他还有什麽是自己看不到的吗?
凌言的揉着林潼南的伤处,语气不像之前的吊儿郎当了。
“是啊,表面,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我也需要很努力,才能达到老师们眼中对于天才的标准。为了做出师父想看到的那个完美的数据,我经常会熬好几个通宵做实验,这几年,我通宵的次数数都数不过来。我为了维持住这个天赋极高的人设,放弃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一有空就泡在师父的书房里,逼着自己啃下了师父书房里所有晦涩难懂,我自己也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专业书。我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因为论文中专业词汇用的不准确,语法错误,语句不通顺被师兄骂,然後我就去缠着师父给我找了好多质量高的外文文献,一连好几个月,我边在心里骂师兄,边背外文文献到半夜,背下了百多篇外文文献,从那以後,我写英语论文的水平才有了一个质的提升。还有我为了达到师父的要求,背下了所有的和我们专业相关的国标数据,硬生生的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了一本本参考书,就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我一开始看着就眼晕,但我还是硬逼着自己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记,去背。我不喜欢,但我知道这会让我之後做科研的效率提高一大截。”
凌言用十分平静的语气讲述着他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想要做到他那个水平,天赋二字远远不够,他的天赋惊人,他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只不过太过耀眼的天赋,往往会掩盖掉他背後的努力,让人下意识就会去忽略他其实付出了成倍成倍的努力,才能配得上他的天赋。
林潼南看着凌言说不出话,他也在忽略凌言的努力。
“这些你都没看到,你没看到的还有很多,我刚到师父的组里,还没有拜师的时候,为了得到他的认可,我每天看他给的各种文献资料看到半夜,为了不影响室友,我就在全是冷风的楼道里,有时候一呆就是一个通宵。一连三个月,我用相同的时间赶超了同组人四倍的进度,从那以後我在学院里天才的名声才被传开,但是这背後我付出了多少,没人知道。也是从那以後,师父才对我真正有了兴趣。”
林潼南其实不太明白,为什麽凌言对科研没有兴趣,却还是这麽努力的在这上面。
等听到凌言说赶超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好像明白了,凌言那时候应该是出于某种原因刚刚对专业産生一点兴趣的时候吧,不然他也应该不会选择继续深造。
不管到後面他是不是会继续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但既然做了那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这很凌言。
不过凌言是怎麽坚持下来的,林潼南想象不到。
“你看到的只有我的不务正业,只有我的游刃有馀。我能在我的兴趣上花费那麽多时间,那一定是因为我在专业上花费了比兴趣要多的多的时间,我的成果让师父和师兄挑不出毛病来,我能达到他们所有变态的要求,所以他们才对我的不务正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天赋是高,可是这个世界对天赋高的人要求也会更高。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同样需要成倍成倍的努力才能让自己看上去游刃有馀。在毕业之前,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我一刻也没懈怠过,我从未轻松过,甚至比绝大部分人都要争分夺秒。”
凌言平时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他正经说话的时候,周身的气质就会立马变得不一样。
跟了付霖那麽多年,付霖身上的上位者的气质凌言多多少少都会学到。
被江明亦教育了那麽多年,江明亦身上那不怒自威的威严凌言也学到了。
但他从未对林潼南展示过,林潼南也从未认识过这样子正经的凌言。
林潼南把头埋进了沙发里,凌言的这番话对他的震动不可谓不大。
凌言手上依旧轻柔的给林潼南涂着药,一遍涂完,又开始了第二遍。
房间里静了下来,没人说话。
等凌言又涂完一遍时,林潼南动了动身子,跪坐了起来,穿好了裤子。
凌言把药放在桌子上,开始收拾他们吃剩的东西。
“师兄。”
林潼南叫了一声。
“那你是怎样在不喜欢科研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下来呢?”
林潼南也想明白了,他不见得多喜欢凌言的生活,只是之前他日复一日的生活太过枯燥,他对科研也有了些厌烦,所以才会对凌言的生活如此上瘾。
可是如果他真的不喜欢了,就一定要逼着自己回去吗?
为什麽不能像凌言这样子换一条路走呢?
这是林潼南第一次对自己未来的路産生了动摇。
“在没有找到我真正想要做什麽的时候,做好正在做的事情才是最优解。况且我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这麽久了,不拿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就退场怎麽能行呢?”
凌言拿着垃圾桶往里扔零食袋子,轻描淡写的就解答了林潼南的问题。
这人的天赋,还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啊。
林潼南又陷入了沉思,凌言扭过头看他,道:
“小师弟,你比我适合科研。而且比起我现在做的事,明显科研这条路更适合你走,你自己内心也更偏向这条路,只是你一时少了个同行的人,突然觉得这条路没意思了,被别的路吸引过去体验了一下而已。你现在还处在新鲜的阶段,等这股新鲜劲过了,你还是会坚定的选择回到原来的那条路的。”
“这你都能看出来?”
林潼南自己都不知道原来他这麽坚定吗?
“你对我们专业的喜爱不难看出来,你做实验时身上的状态和我是截然相反的,你正向对比可能看不出来,但我反向对比感觉就很明显。你喜欢这个,你也适合这个,你对专业的那种偏爱在我这里是没有的,所以你早晚都会厌倦商场,学术界才是你该呆的地方。”
林潼南低头思考了一会,道: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