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叛叔父再枯荣txt百度最新章节内 > 第70章 庵中仙十三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第2页)

第70章 庵中仙十三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第2页)

要想确定是不是同男人相关,还得靠叙白这个男人去试探,不过确切用何种手段她也想不出,只抿着嘴转转眼睛,“哎呀我也不知道,反正男女之事凭的是感觉,说哪里说得清?你看着办好了,那慈莲是不是有什麽不对劲,你一定能感觉得出来的。”

叙白笑了一笑,“你相信我的感觉?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直觉准不准。”

九鲤另有深意地睐着他,“你就别谦虚了,你不是疑心我的身世麽?不是也给你疑得准了麽?”

他忽觉尴尬,原来庾祺说的是真的,她果然早就知道了。他只得坦率笑道:“其实是因为你和京城的一位长辈长得太像——”

话还未完,九鲤已没所谓地摇摇手,“你用不着解释,我知道,你说的那位长辈姓全,你们都叫她‘全姑姑’是不是?我在你家里见过她的画像,後来我问过叔父,他说那是我娘,她叫全善姮。”

既然把话说开了,叙白便想顺藤摸瓜,“那你为什麽会到了庾家?是不是庾先生和全姑姑——”

九鲤笑着摇头,“我也不知道,这个嚜你只好问我叔父去了。”

“你没问过他?”

“问过,他没说。”九鲤不以为意,睇他一会,就把脑袋凑近了些,“我倒要问问你,你既然认得我娘,那你可知道我爹是谁?”

此刻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叙白不如和盘托出,“我也不清楚,那幅画是昭王到南京来交给我的,你们刚搬到南京来时,他曾在街上碰见过你,觉得你与全姑姑实在长得太像,就给了我那幅画,叫我暗中查访你与全姑姑的关系。其实我也只是年幼的时候偶然见过全姑姑一面,她的事我本不大清楚,多是王爷告诉我的,据他说你娘从未婚配,所以你爹是谁根本没人知道。只是先帝还在位的时候,她曾与先帝膝下的丰王私下来走得较近,王爷怀疑你的亲生父亲是那位丰王。”

“你是说‘皇梁之变’的主谋?”

他凝重地点点,“当年‘皇梁之变’事发,丰王府上下人口都论罪处置了,若你真是丰王的骨血,就是罪臣之女,庾先生隐瞒你的身世也情有可原。”

要真是罪臣之女,就不能认祖归宗,那麽她就只能永远以庾祺的“侄女”这身份活在世上。按庾祺的性格,只要他们之间存着这层关系,他就不可能正视他对她的感情。

这可真是作难了——

叙白睇着她沉思的脸,不禁柔声辩解,“我起初虽然是为查明你的身世才接近你,可这与我後来想娶你为妻全不相干,你一定要相信我。”

她忖度下来,满不在乎地笑笑,“我知道,你若真是想利用我什麽,单凭我可能是罪臣之女这点,你就该明哲保身,不会和我议亲。我没有不信你,只是往後你若知道什麽与我身世相关的事,可千万不许再瞒我,我也想知道我爹究竟是谁。”

按说像她这样的孤女,对自己的父母难免会感到好奇。但他不知怎的,分明从她的笑容里觉得她的好奇心并不是发自一份骨肉亲情,好像另有目的。但不论是怀着什麽样的心理,她想知道也是无可厚非,他于情于理都不能拒绝。

“只要王爷告诉我什麽,我一定转告你。”他笑着答应,进而脸上浮起为难之色,“我看庾先生因为这事对我误会不小,认定我对你是不怀好意,我们的亲事,只怕他不会答应。”

九鲤端起茶闲逸地抿了一口,“你理他做什麽?只要我愿意不就行了?你没听人说麽,做父母的都犟不过做子女的,叔父也一样,日久见人心,只要你以後以诚待我,别再藏着掖着的,他自然会对你改观。”一面说,一面朝他斜着眼,那卷密的睫毛一扇一扇地,从底下扇出些狡黠的光来。

一时间他也分不清到底谁对谁心怀叵测,不过没所谓,女人再狡猾对男人来说也只是一份俏皮,不会成为他的妨碍和威胁,他对于这一点可以放心。

却说午晌日头正毒,庾祺走到小树林中,见树密阴浓,闻蝉声鼎沸,拨开灌木走到发现了意衣物的地方蹲下来,一面查看地上,一面观察周遭,也没个路人经过,纵有几个扛锄头的农户,也只远远在林外那绿茫茫的稻田间行走。

他一点点拨开满地的落叶松针查找,热得汗透衣衫,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竟在发现衣裳的不远处发现三四枚零碎的鞋印。

印子虽多是小半枚,却也能分辨是两个人的,一男一女,女的穿的是双僧履,青莲寺的尼姑穿的多是盘绳纳底的鞋子,踩在地上,纹理粗糙;而另一双男靴则是一双粉底皂靴,鞋印看不出什麽纹理,大概鞋底涂抹得精细,或是皮底子,这倒与那枚香囊相符,都像是个极讲究的人的穿戴。

正看着,忽然林外小路上有人轻笑一声,“庾先生在那里找什麽呢?”

擡头从灌木中看去,原来是幼君与娘妆,两个人正并在一处往灌木从中瞧来,“是发现了什麽要紧的线索麽?”

庾祺拍拍手起身,“大姑娘今日又来了。”

语气淡淡的,似乎一点也不关心她今日为什麽会来,或是料到她一准会来?幼君不免对他猜中她的心有些羞恼,不过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麽非要往这里跑,对和娘妆解释是为了来和齐叙白套近乎,可心里瞒不过自己,既为这个,也为别的,反正是忙里抽闲转着转着就转来了。

还好有顾夫人做个由头,她笑道:“买了些新鲜果子给顾夫人母子捎来,寺里的饭菜到底单调了些,顾夫人就罢了,只怕小孩子吃长了吃不惯。再则,我想小鱼儿年轻怕热,必想吃些清凉爽口的,也给她带了些蜜瓜西瓜来。才刚走到寺门前,见先生一个人往这头逛来,我想是因为案子,心里也好奇,就命小厮先搬了东西进寺里,我和娘妆也慢慢往这头走来了。”

庾祺提到九鲤便有气,哼道:“又想她做什麽。”

幼君眼皮半垂,觉出他叔侄二人闹得不愉快了,多半是因为叙白,只含笑不说话。

娘妆倒张口劝,“先生宽些心吧,我们都是从这年纪过来的女人,这岁数的女孩儿就是反叛,别人家还可,先生家里上下都宠她,她自然什麽都不怕,您这时候管也晚了。我看鱼儿姑娘是懂礼的,不会闹出事来,您越是约束紧了,越是不好说。”

一番话令庾祺脸上更添了为难,又和她们说不着,只得沉默。幼君看他脸色,暗掣了下娘妆,不叫她说了,自己捉裙走到跟前,朝地上一看,也发现那几枚脚印,“先生是在看这些脚印?”

庾祺喃喃自语,“有些奇怪,这脚印看着有条不紊,那了意并不像是被人挟持到此处来的。”

幼君横看他一眼,并不觉得奇怪,“那就是她自己跟着凶手走来的,你看这里有丛野花,坐在这里赏花歇凉岂不惬意?”

果然前面开着簇黄色的花,对着一棵大树,与凶手共坐赏花?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庾祺撩着衣摆往前两步查看,树根底下虽是大片苔藓,却有给人压坐过的迹象。这了意一定与凶手熟识,甚至两个人的关系很不简单。

庾祺自想一阵,幼君见再没甚好看的,便劝着他回去。

到底幼君是在外头见惯了百般龌龊,路上见庾祺想得出神,便似笑非笑道:“先生大概是在想那了意师父出家前会和什麽男人有私,你这麽猜测,无非是受了俗规俗礼限制,觉得一个尼姑和一个男人本不该有瓜葛。其实尼姑也是女人啊,那些茍且之事不一定就是在出家之前做下的。”

果不其然,走到寺前,正撞见去了意从前做丫头那户人家盘查回来的衙役,一问那衙役却说:“那户人家姓宋,了意从前在那户人家只当过半年差,那半年内,宋老爷一直在外地做买卖,有几位少爷那时都还不满十岁,馀下的几个小厮家丁都赌咒发誓没与她有过什麽关系。且自她到青莲寺出家之後,再没见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