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廊下:“知道啦!下回给你带雪莲!”
眨眼间,那道赤色身影已然跃上云端。
师徒二人原本保持着每季一封书信的约定。
楚璇玑总是寄来各地风物的速写。
有时是昆仑雪巅的苍鹰速写,旁边批注“这扁毛畜生挨了三鞭才老实”。
有时画着南疆密林的奇花异草,角落里还添个叉腰挥鞭的小人。
第三年立冬那日,青鸟送来一页信纸,上面潦草地画着惊涛拍岸的景象。
旁边龙飞凤舞写着:
【小窈儿,为师要随船出海寻仙山去也!】
此後年年岁岁,青鸟不至,锦书断绝。
路窈将那些泛黄的信笺收在沉香木匣中,夜深人静时常取出来细看。
信纸上的墨香早已散尽,唯有楚璇玑洒脱的笔迹依旧鲜活。
直到路窈被镇压在断魂岭下。
可惜终究,最後一缕意识消散前,也没能等到那艘归来的帆船。
“师尊……”
千年光阴在眼前流转,路窈呢喃着。
她站在静澜山上,脚下万家灯火如星子散落。一架夜航的客机划破云层,在天幕上拖出长长的航迹。
现代都市的喧嚣衬得这方天地愈发寂寥。
当年还是婴孩,路窈就被双亲遗弃在青云观。
那对衣着华贵的夫妇说是“暂寄养”,却连包袱都没给她留一个。
观主给路家面子,勉强收作洒扫道童。
从此晨钟未响,她便要起身挑满十缸山泉。
暮鼓已歇,还得跪着擦拭三清殿的青砖。
附近村落的闲汉们聚在观外,对着她日渐清秀的容貌指指点点。
那夜暴雨如注,路窈饿着肚子在柴房整理香烛。
木门突然被撞开,满身酒气的屠夫狞笑着扑来。
她抓起烛台反抗,却被一巴掌扇得撞在墙上。
就在粗粝的手掌撕开她衣领时,一道赤影破窗而入,如毒蛇般缠上屠夫脖颈。
但见鞭梢轻抖,那百来斤的壮汉竟像破布袋似的被甩出门外,重重砸在雨地里。
“小丫头,根骨不错。”
执鞭的女子踏雨而来,玄色劲装滴雨不沾。
她弯腰用鞭柄擡起路窈下巴,突然笑了:“这双眼,合该学相面之术。”
从此楚璇玑教她观星相丶卜六爻,授她紫薇剑法丶赤鳞鞭诀。
有时深夜传功,路窈困得栽进她怀里,便会被捏着脸蛋笑骂:“懒丫头,这般模样,倒像我生的。”
楚璇玑授艺时严苛得不近人情。
背错一句口诀要罚抄百遍,剑招偏差分毫就得重练千次。
路窈常举着桃木剑练到双臂发抖,直到鞭梢轻点她手腕:“错了,气走太渊xue再来。”
可一旦收了功,那执鞭的手就会变戏法似的摸出糖糕。
明明早已辟谷的楚璇玑,总会陪着徒儿坐在屋顶,看她狼吞虎咽地吃完三笼蟹黄包。
上元节,师尊带着她偷溜下山,在灯火如昼的街市尝遍各色小吃。
待到路窈学成那日,楚璇玑在灯下为她整理行囊。
右手将符咒塞进夹层,左手不住摩挲徒儿的发顶。
“该教的都教了,”她把路窈的脑袋按在肩上,“剩下的,得你自己去摔打。”
像严师,像舍不得妹妹受委屈的长姐,更像狠心推雏鹰离巢的母亲。
恍惚间,赤鳞鞭破空的声音似乎还在耳畔回响。
路窈下意识摸向腰间,却只触到智能手机冰凉的金属边框。
记忆中的木匣丶书信丶桃木剑,都已湮灭在时光长河里。
唯有那本地煞倒天书,竟穿越千年出现在钟正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