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嬷嬷见李蕖主动问,立马直了直腰板,想了半天,她又颓然的弯腰:“说实话,老奴也不是太了解。”
“毕竟三爷七岁便离家了。”
李蕖:“我听老太太说过。”
徐嬷嬷想了半天:“三爷小时候的事情,老奴倒是知道很多。”
“说来听听。”
“三爷很懂事,他三岁开蒙便离了老太太单独居住,一直克己复礼,从未似二爷那样跟老太太老太爷撒娇欢笑。”
李蕖心中微动,哪个孩子不孺慕。
“而且他很聪明,学什麽会什麽。说到这,老奴不得不说一嘴,二爷跟三爷简直就不像是亲兄弟。二爷是学什麽都不成。”
“二爷四岁开蒙学武,吃不得半点苦,偷懒耍滑,气的老太爷打他板子。”
“咱三爷就不一样了,五岁就能耍刀了,文武双全,是老太太和老太爷的骄傲!”
“三爷……”
徐嬷嬷提到年幼的周缙,也很骄傲。
可李蕖想起老太太曾说的。
‘养老三的时候,便严厉很多,就怕他会像他二哥那样叛逆不着调。’
结合徐嬷嬷所言,在幼年周缙的眼中,是不是哥哥很受父母宠爱,而自己只有努力学习,才会得到父母认可?
长此以往,一个孩子的内心还会健康?
不会。
他会失衡丶失望丶失落,乃至无法再体会到爱意而变得冷漠。
“这就说得通了。”
徐嬷嬷不解:“什麽说得通了?”
“我在想,他为何会养成不讲人情,七岁便冷心下令杀了多年旧仆之事。”
徐嬷嬷突然啊啊啊的大声打了一个喷嚏。
李蕖停下了脚步,徐嬷嬷谨慎一边四处走,一边大声的‘啊啊啊啊,阿湫~’。
“啥,姨娘你说老奴不礼貌,这天冷了,桂花开了,味道太刺鼻了!”
她大声说话,势要将之前李蕖的话掩埋在声音下。
“啊啊啊,阿湫!”
看了一圈,确定周围没有听墙角的人,徐嬷嬷才走到李蕖的面前,压低声音道:“府中不准议论三爷此事,姨娘在别人面前千万别提。”
李蕖看了看周围,同样压低了声音:“还有隐情?”
“跟姨娘说说也无妨。”
两人一边观察周围,一边偷偷的咬耳朵。
李蕖万万没想到,周缙七岁时竟杀人而面不改色。
虽然这个时代造就等级,杀奴仆不犯法。
但……
她打了一个冷颤,庆幸她遇见的,是快二十七岁的周缙,尚有人性。
同时,她想到了一句话。
人要用一辈子去治愈童年。
周缙的童年明显是缺爱的。
再思及前段时间,他的对她的改变,是从她先抛弃节操开始,点点滴滴,至如今。
她唯一的坚持,便是从未改变过自己对他偏爱的行为。
骂邓公,给他布菜,任由他施为,说不喜欢萧琮喜欢他,一步步……
似乎,在撞见她骂郑公的那天,他看自己的眼神,格外的温柔。
她缓缓开口:“我好像知道要从哪里下手了。”
给他偏爱。
明目张胆的偏爱。
她心情大好,仿佛发现了宝藏,激动的掌心有些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