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镜组词 > 第 17 章(第1页)

第 17 章(第1页)

第17章

为了更精准地理解K先生的行为模式,并找到其权力结构的薄弱环节,我向基地申请了调阅权限,系统性地研究Q国的历史档案丶官方史书丶当代舆论评价丶以及国际学术界对Q国的分析报告。

这并非简单的文献阅读,而是结合我自身能感知到的丶来自Q国当下的集体情绪频率,进行一种跨时空的“病理学”诊断。

研究结果令人心惊。

Q国的政治文化,仿佛陷入了一个不断自我复制的恶性循环,其权力更叠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密室政治”和“僭主上位”的重复播放史,鲜有和平透明的权力交接,更多的是宫廷政变丶军阀混战丶幕後交易和残酷清洗,权力并非来自民意授予,而是通过阴谋丶暴力和血缘裙带窃取而来。

更扭曲的是,这些通过非正义手段上台的统治者,一旦掌权,便会动用国家机器,疯狂地粉饰自己的合法性。

官方史书会将他们的篡位美化为“顺应天命”丶“拨乱反正”;宣传机构会将他们塑造成“圣君明主”,强调其治理下的“盛世”,而刻意掩盖其夺取权力过程中的血腥与背叛,他们崇拜的历史上的“明君”,仔细剖析,大多本身就是最大的僭主和阴谋家。

这种自上而下系统性的认知扭曲,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已经深深植入Q国的民族潜意识,民衆长期浸淫在这种“胜利即正义”丶“结果说明一切”的宣传中,对过程公正和程序正义的概念变得极其模糊甚至漠然。

他们习惯于接受一个强大且能带来表面稳定的统治者,而不再追问权力的来源是否干净,是非对错的界限变得暧昧不清,道德让位于实用,底线在“大局”面前可以一再後退。

在这里,所谓的实用主义,不过是对于权力碾压之下的现实妥协,而并非真的尊重事实和实践。

K先生的所作所为,在Q国漫长的历史中,并非特例,而是常态,他的密室政变丶清除异己丶操控舆论丶跨国行凶……不过是历史剧本的又一次重演。

在Q国大多数的高层看来,这或许是必要甚至“高明”的政治手腕,在部分被蒙蔽或被迫沉默的民衆看来,这或许是“强者”理所当然的行为。

然而这种环境孕育出的整个统治阶层,其思维模式是高度功利化和机会主义的,忠诚与背叛,盟友与敌人,可以因利益瞬间转换,承诺和协议的价值极低,唯一可信的是实力和制约。

这也解释了为何国际上对与Q国交往充满疑虑:一个内部道德基准模糊丶行事准则难以预测的国家,确实是一个极不可靠的夥伴。

Q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和声誉不佳,根源在此。

在对Q国高层行为模式有了深刻理解後,我将意识聚焦的重点,投向了那位被选定的目标,陆军中将姜远上。

我需要更深入地“阅读”他的思维频率,确认他是否真的是那个可以撬动局面的异数。

我花了数天时间,小心翼翼地调整我的感知,像调谐收音机一样,试图锁定姜远中将独特的精神印记。

过滤掉那些官样文章的表态,公开场合的套话,我潜入其思维更深层的区域。

我所“听”到的,让我看到了Q国浑浊泥潭中的一线微光。

姜远的思维核心,有一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棱角分明。

他对K先生及其派系的厌恶并非源于权力斗争失利,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是非观。

他认为军队的职责是保卫q国疆土和人们安全,而非沦为政客内斗的私兵,他对K先生通过阴谋诡计上台丶清洗异己丶甚至不惜勾结外国势力的行为,感到深深的鄙夷和愤怒。

在他的价值排序中,“忠诚于q国”远高于“忠诚于某个领袖”,而“程序正义”与“结果”同样重要。

这种清晰的道德罗盘,在Q国高层中实属罕见。

它像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虽然可能因环境所迫而暂时蒙尘,但其内在的质地坚硬而纯粹。

我意识到,姜远或许不是最狡猾的政客,但他可能是Q国混乱中尚存的一丝希望,一个能够坚守某种底线的潜在支点。

时机突然成熟。

在一个深夜,基地进入最低运作模式,外部干扰最小时,我开始了那次危险的“意识沟通”尝试。

这并非如同电话般的清晰对话,而更像是一种精准的情绪和意念投射,在目标的潜意识层面引发共鸣和引导。

我潜入冥想状态,将全部精神力量集中于构建一个核心意念束。

这束意念不包含具体语言,而是传递几种关键的情绪和概念:对他坚持原则的默默赞许,一种“你并不孤单”的支持感;强调军队的根本职责——保卫Q国和它的人们,唤起其职业军人的荣誉感;一种“静观其变,积蓄力量”的强烈暗示,提醒他不必在时机不成熟时硬碰硬,K先生的统治并非铁板一块;一丝代表“外部关注存在”的感应,让他意识到并非所有目光都认可K的合法性。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力,如同用激光笔在千米外墙上刻字,我必须确保意念的纯粹和精准,任何杂念都可能被对方误解或触发其心理防御机制。

汗水浸透了我的额发,我感到意识核心在剧烈消耗。

在Q国首都,姜远中将的官邸书房内,他刚刚结束一场令人疲惫的军事会议,会上充斥着对K先生的歌功颂德和对“不稳定因素”的过度强调。

他感到一阵反胃,独自坐在宽大的扶手椅里,揉着眉心。

就在这时,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没有声音,没有图像,但内心深处某个角落,仿佛被一缕清泉洗涤过,一种久违的,坚持信念的勇气悄然升起。

同时,一个清晰无比的念头如同种子般植入脑海:“军队是国之干城,非一人之私器。静待时机,守护真正值得守护的。”

他猛地睁开眼,环顾四周,书房里只有他一人。

这不是幻觉,这是一种……啓示?还是长期压力下的心理投射?

他无法确定。

但这句话,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坚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