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镜子 > 第 41 章(第1页)

第 41 章(第1页)

第41章

爱兰德的创伤後应激反应比预想的更持久,夜晚的噩梦丶对陌生环境的惊恐丶以及那种深植于心的不安全感,并非物质优渥和简单陪伴所能治愈,我意识到,需要一种更深层的精神引导,来帮助他重建内心的秩序与平静。

纯粹的心理学技巧显得过于机械,而西方主流宗教的救赎论调又与他的认知格格不入。

在一次搜寻古籍为爱兰德寻找安宁乐曲时,我无意中接触到了一批被欧洲早期汉学家翻译的东方哲学典籍,其中以老子和庄子的学说最为引人注目。

那些关于“道法自然”丶“清静无为”丶“齐物我”丶“逍遥游”的论述,像一道清冽的泉水,流入我因长久映照人性纷扰而略显疲惫的镜心。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这些思想,与我作为一面镜子本质的“空无”以容纳万有的存在状态,産生了惊人的共鸣。

它们提供了一种超越善恶丶得失丶生死二元对立的视角,将一切现象视为永恒之“道”的流动显现。

这种世界观,对于安抚因剧烈失去和恐惧而破碎的心灵,具有一种根本性的疗愈力量。

我开始将老庄的思想,结合我对意识本质的理解,耐心地传授给爱兰德。

我引导他体验“放下”的感觉,放下对过去的执着,放下对未来的焦虑,甚至放下对“自我”的坚固认同,只是去感受呼吸的存在,聆听音乐的流动,观察思绪的生灭。

效果是显着的。

爱兰德眼中那种紧绷的恐惧逐渐软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深的宁静。

他依然依赖我,但这种依赖不再充满恐慌,而更像是一种对“道”的信任在人格上的投射。

我将这套融合了老庄哲学丶冥想实践和现代心理洞察的体系,命名为“虚幻主义”,并非西方意义上否定一切价值的悲观主义,而是指认识到万有本质为幻,从而能够更自在从容地经验幻象的人生态度。

我为自己取了一个东方化的道号“容虚”,寓意“容纳虚幻”。

随着爱兰德状况的好转,以及我在一些小型沙龙中不经意地分享这些理念,意想不到的反响出现了。

一些被名利场压得喘不过气的富豪丶追求精神超越的艺术家丶甚至一些对现有宗教体系感到失望的寻求者,都被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智慧所吸引。

他们渴望获得那种内在的平静。

于是,在几位早期追随者的倡议下,一个非正式的“虚幻主义爱好会”悄然成立,我以“容虚”的身份不定期地主持聚会,地点或在僻静的山林别墅,或在某个艺术画廊的密室,我们不设教条,不搞崇拜,只是探讨如何将“虚无”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压力丶情感的困扰和存在的焦虑中。

“虚幻主义爱好会”的兴起,自然引起了雷迪叔叔的注意。

起初,他以为这只是我又一项“高雅”的业馀爱好,甚至觉得这有助于塑造我“哲人王子”的公衆形象。

但当他发现一些重要的商业夥伴和家族旗下的高管也开始对“容虚先生”的学说産生兴趣,甚至在某些谈判中表现出对得失的超然态度时,他感到了不安。

一天晚上,他在书房里与我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

“莱昂纳多,我欣赏你对爱兰德的帮助,也理解你对东方哲学的兴趣。”

他摇晃着酒杯,语气平和却带着锋芒:“但是,这种‘虚幻主义’……它告诉人们一切都是幻象,不必执着。这对于维持一个商业帝国的进取心和控制欲是致命的。如果我的经理们都变得‘清静无为’,谁去为我争夺市场?谁去打压竞争对手?”

我平静地看着他,镜面般的心湖没有泛起波澜。

“叔叔,您害怕的,不是‘虚无’,而是失去控制。”

我缓缓说道:“但您想过没有,正是因为世人对权势丶财富的执着太深,才会産生无尽的阴谋丶背叛和动荡,而‘影瞳’那样的邪教,正是利用这种执着来蛊惑人心,制造混乱。”

我顿了顿,继续用冷静的语调阐述:“我的‘虚幻主义’,并非教导人消极避世,而是引导人看清执着的虚妄,从而减少因盲目欲望而引发的内在焦虑和外在冲突。一个内心更平静的经理,或许在决策时会更冷静和长远,而不是为短期利益铤而走险。这难道不是更稳定的统治基础吗?”

我直视着雷迪的眼睛:“这个世界,连‘影瞳’那种吞噬人心的黑暗都能暂时容纳,为何容不下一种教人向内寻求安宁的哲学?况且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一种能缓解普遍焦虑的思想,或许正是维持系统稳定所需要的缓冲剂。”

雷迪叔叔陷入了沉思。

他是个极其务实的人,一切价值判断最终都归结于是否有利于巩固和扩张权力。

他仔细审视着我的论点,权衡着利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