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镜子 > 第 80 章(第1页)

第 80 章(第1页)

第80章

一个沉寂的午夜,在处理完堆积如山的集团重组文件,并审阅了理查德·斯特兰奇送来的关于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最新评估报告後,我感到了精神和□□的双重疲惫,在书房那张铺着柔软羊皮毯的躺椅上沉沉睡去。

然而这次入睡并未带来应有的休息,反而将我拖入了一个我此生从未经历过,令人从灵魂深处感到战栗的梦境。

在梦中我失去了所有熟悉的感知,我没有身体,没有形态,没有重量,也没有边界,我仿佛只是一缕没头没尾的意识,一团虚无的思绪,漂浮在一片连“空”这个概念都显得多馀的深渊之中。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的感觉,没有声音,没有温度,甚至没有“我”与“非我”的区分。

我试图思考,但思绪如同投入无底洞的石子,得不到任何回声,试图感受,但周围只有一片吞噬一切的虚无缥缈我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存在的,也不知道为何存在,更不知道是否存在过“他者”。

一种根植于存在本身的无助感丶寂寞感和彻底的迷失感,如同最粘稠的沥青,包裹着我这缕孤零零的意识,不可抗拒地将我拖向一种比死亡更可怕的意识消散的边缘。

那是一种对“不存在”的存在的纯粹体验,是意义被彻底剥夺後的绝对荒芜。

当我猛地从这场噩梦中惊醒时,冷汗已经浸透了我的丝质睡衣。

我紧紧抓住躺椅的扶手,指尖因用力而发白,贪婪地呼吸着书房里带着旧书和淡淡消毒水味道的空气,感受着身下羊皮毯的柔软触感,目光急切地扫过窗外伦敦城的零星灯火。

这些平日里寻常甚至令人厌倦的感官信息,在此刻却显得如此珍贵,如此真实而温暖。

我久久地坐在黑暗中,试图平复那场梦境带来的寒意和恐慌。

那个梦没有妖魔鬼怪,没有血腥暴力,但它所揭示的恐怖,却远超任何具象的噩梦,它让我真切地体验到了什麽是绝对的孤独,什麽是存在失去所有参照系和连接点後的彻底虚无。

我忽然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地狱,不是烈火与硫磺,不是刀山油锅,而是一个没有其他意识存在,没有交流可能,没有理解基础,一切意义都归于死寂的永恒的孤独深渊。

在那里,“世界”这个概念本身都失去了意义,因为无人可以与之分享,无人可以与之沟通,一切认知都变成了无法验证且无法传达的绝对主观的呓语,最终必然走向崩溃与虚无。

这场关于深渊的梦境,彻底颠覆了我对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认知,并为我正在面对的现实危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

它迫使我跳出布莱克家族的内部斗争丶甚至跳出大国博弈的框架,从一个更本质的层面去思考人类的处境与未来。

随着我通过那个日益精密的情报网络,持续深入地挖掘和分析从肯尼亚叔叔遗留的灰色帝国中破解出的海量加密信息,尤其是那些涉及M国某些极端精英圈层内部流传的,被称为“後人类过渡期社会优化理论”的零散档案和晦涩讨论记录时,一种比任何阴谋都更加冷酷的威胁轮廓,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些由少数掌控着巨大资本和前沿科技的顶级精英所构想和推动的思潮,其核心逻辑令人毛骨悚然。

他们认为,随着指数级发展的科技即将达到临界点,传统意义上作为劳动力和社会消费主体的“大量普通人类”,将逐渐失去其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从“资産”转变为“负担”。

他们将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尤其是那些被他们视为“缺乏创新能力和高阶认知技能”的群体,冷酷地定义为“无效人口”或“冗馀单位”。

在这些精英的蓝图里,未来的“理想社会”将是一个由极少数经过基因优化和意识增强的“超人类”精英统治,由高度智能的机器和自动化系统维持运转,而绝大多数“普通人类”将被系统性边缘化丶圈养乃至通过某种“人道”的方式进行“温和清除”的世界。

他们将这一过程美其名曰“必要的进化筛选”或“文明升级的阵痛”,认为这是通往一个更高效稳定,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不可避免的代价。

读到这些隐藏在晦涩学术术语和慈善基金会光环下冷血到极点的论述,再回想起梦中那片没有任何“他者”存在的虚无深渊,我感到一股冰冷的恐惧感,并非来自对个人死亡的畏惧,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可能走向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惊骇。

我猛然意识到一个至关重要,却被许多人忽略的根本性问题:人类认知这个世界,理解自身存在,乃至构建任何意义上的“文明”和“价值”的绝对基石是什麽?

答案并非某种抽象的神祇或外来的救世主,甚至不是冷冰冰的科技数据,而是数量足够庞大的,具有相似心智结构的“同类”。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无论其智力高低丶财富多寡丶地位尊卑,都是一个独特的“意识中心”,我们通过观察丶模仿丶交流丶合作丶冲突……与无数这样的“同类”意识中心互动,才逐渐构建起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理解,对“意义”的探索。

而所有人类文明的瑰宝,无一不是建立在无数“同类”意识之间亿万次的互动丶试错丶验证和传承的基础之上的,他者,是我们确认自身存在丶校准自身认知丶赋予生命意义的不可或缺的镜子与坐标,是进行自我认知和存在感知的多样性样本。

如果真如那些精英所计划的那样,大规模地“清除”所谓的“无效人口”,使人类的总体数量急剧减少,或者将剩馀的人类分割成彼此隔绝的“精英”与“被圈养者”,那麽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这张由无数“同类意识”交织而成的参照网络,将变得支离破碎,稀疏不堪。

到那时,即便少数“精英”凭借技术获得了更长的寿命或更强的计算能力,他们也将在某种意义上变成梦境中那缕漂浮在虚无中的意识,他们将失去可以真正理解和共鸣的“他者”,他们的认知将失去校准的基准,他们的情感将失去回应的对象,他们创造的“文明”将变成一种自说自话和意义枯竭的孤独的呓语。

一个缺乏足够多“同类”作为认知参照系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个不可知,不可理解的深渊,敬奉臆想出来的神,而残害现实中作为我们存在基石的同类,这无疑是文明走向集体精神错乱和最终崩溃的最快捷的途径。

这场梦境带来的顿悟,催生了一个更加清晰和紧迫的行动目标。

我不能再仅仅满足于清理布莱克集团的内部污秽,或是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寻求自保,我必须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去捍卫那个我认为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东西:即足够数量和多样性的“同类意识网络”。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那些可靠的同类,其价值远远超过一万个虚无缥缈丶无法证实的“神祇”,因为即便存在更高维度的智慧生命或某种宇宙意识,基于维度或本质的巨大差异,它们也几乎不可能以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和可靠验证的方式与我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它们的意图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或者完全超出我们的理解范畴,将种族的命运寄托于这种不可知丶不可控的外部力量,无异于一场豪赌,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与逃避。

人类历史上,无数以神之名发动的战争丶迫害和愚昧行为,早已证明了盲目依赖外在神祇的巨大风险。

相反,一个成功值得信赖的同类,却能给我们带来可验证的的价值,他们可以是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朋友,可以是迷茫途中指引方向的导师,可以是探索未知时并肩作战的夥伴,可以是守护共同价值时坚定可靠的盟友,甚至是偶然伸出援手的陌生人……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自身存在的一种确认;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学习成长的最直接养分;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是我们面对逆境时最坚实的力量源泉。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黑暗中,一个可靠的同类,远比一万个沉默或可能发出误导信号的神明更有参考价值,更值得依靠。

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我开始秘密筹划并正式创立一个超越商业利益丶跨越国界丶旨在应对当前人类文明深层危机的组织——“人类互助同盟”。

这个同盟的核心理念非常明确:在可能到来的“大筛选”时代,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护人类群体的多样性和足够的人口基数,尤其是要识别和联结那些“可靠同类”,帮助他们生存下来,并形成有效的互助网络。

我们或许无法阻止某些精英的“清除”计划,但我们可以努力确保,当风暴过去,人类文明的种子,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丶坚守着人性光辉的“可靠的同类”,能够存活下来,并有能力重建一个更加理性丶仁慈和可持续的文明。

我知道,这条路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难以想象的困难,HMAA很可能被视为对现有权力结构的挑战,会招致难以预料的打压。

但回想起梦中那片令人绝望的虚无深渊,再对比当下这个虽然危机四伏却依然充满无数“同类”鲜活而真实的世界,守护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守护同类,就是守护我们理解世界,确认自身存在的最後的防线,也是对抗那终极虚无的最有力的武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