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芦宫”三字笔锋顿挫,第二笔横画收尾带钩,与逆药阁旧档中“江北药庄密报”所用隐语写法一致。他曾见过半页残文,提及“宫中禁香流转,终归藜芦”,当时不解其意,如今方知,“藜芦宫”非地名,而是逆药阁最终据点代号。
更令人警觉者,在“茯苓引药已收”六字。
“收”字何解?是配方到手?药材入库?还是人已被控?
此前线索皆指向柴胡为第七味、陈皮为第八味,而今第九味竟是茯苓。此名既为药,亦为人。若“收”字属实,则茯苓本人极可能已落入对方掌控。
甘草将纸条折好,收入内袋,又将药包密封入匣。
“若再见青衫人,报药坊。”
他起身欲行。
曲酒忽道:“他们走时,那男人说了句奇怪的话。”
甘草止步。
“他说:‘酒已试,毒可行。’然后看了眼天色,补了一句——‘明日午时,炉开。’”
甘草转身,目光如刃:“你还记得他说这话时,站在哪?”
“门口左侧,背对柳树。”
甘草走出酒肆,仰头看向那株枯柳。枝干倾斜,影投地面,恰指东南方一处废窑方向。他曾在城南勘地形时见过此窑,早已荒弃,唯余一口残炉,炉口朝南,正对日中之位。
明日午时,炉开。
是炼药?还是点火为号?
他翻身上马,缰绳一抖,黑马踏尘而起。返城途中,脑中已定下一策。
酸枣仁尚在药坊,以为自己只是交易中间人,不知石菖蒲早已借她之手完成试毒闭环。如今手中握有酒肆证词、残留药粉、密令纸条三重证据,足可让她以为石菖蒲已供,从而逼其吐露更多内情。
但不可急于摊牌。
需先让她听见“石菖蒲落网”的风声,再以“纸条出自你房中”为由质问,使其自乱阵脚。待其心理崩塌,便可引出幕后真正指令来源。
风渐起,吹动衣襟。怀中纸条紧贴胸口,墨迹未干,似仍有余温。
甘草一手握缰,一手按住内袋,指节压着那行字。
“明日午时,炉开。”
他忽然勒马停步。
前方官道中央,一只陶罐静静立着,罐口朝上,内盛清水,水面倒映出渐沉的夕阳。
这本无奇。
可就在他凝视瞬间,水中倒影里的太阳,突然裂成两半。
喜欢甘草断案集请大家收藏:dududu甘草断案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