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的“切磋”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后,湖底却沉淀下了一些东西。
三个徒弟在王飞那番“猫道狗道”的点拨下,仿佛拨云见日,各自找到了修炼的重心,不再彷徨比较,而是沉下心来打磨属于自己的“道”。
炎黄城的事务也在长老和众人的操持下井井有条。
表面看来,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正轨。
但王飞自己知道,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与陈锋的交手,虽然他以“人情世故”巧妙周旋过去,但对方那炼气后期扎实浑厚的灵力,以及破气指凌厉纯粹的攻势,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种建立在完整体系和无数代积累之上的“道”,规整,强大,路径清晰。
而他自己呢?
风神腿、排云掌、天霜拳,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幻想武学,凭借《长春功》在这个世界生根芽,威力不俗,甚至让他摸到了“混元初掌”的门槛。
但这三条路,风格迥异,虽同出一源(《风云》设定),却终究是三条不同的岔路。
强行融合的“混元初掌”更多是依靠意境上的模糊共鸣和气机的粗暴挤压,威力虽奇,却失之精妙,消耗巨大,且前路迷茫。
他的“混元之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是继续强行糅合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还是另辟蹊径?
这个问题,如同鬼魅般萦绕在他心头,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独自修炼之时,三种气劲在体内流转,时而冲突,时而共鸣,却始终无法真正水乳交融,达到他想象中的那种“混沌归一,包罗万象”的境界。
这天午后,他摒退了所有事务,连三个徒弟的日常指导也暂时交给了几位修炼有成的猎户。
他独自一人,来到了村后山谷那条熟悉的溪流边。
溪水依旧潺潺,带着凉意,冲刷着圆润的鹅卵石。阳光透过稀疏的林叶,洒下斑驳的光点。
他寻了块平整的青石坐下,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开始运转周天,而是闭上了眼睛,试图放空纷杂的思绪。
然而,脑海中各种念头却如同煮沸的水,翻腾不休。
风神腿的迅捷,排云掌的磅礴,天霜拳的森寒,陈锋的破气指,玄镜司的深不可测,炎黄城的未来……无数画面和信息交织碰撞,让他心绪难宁。
烦躁之下,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在心中默念起一段尘封在记忆深处,来自另一个世界,被誉为万经之王的文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是《道德经》。
起初,这只是为了寻求一丝心灵的宁静,如同以前在地球上压力大时背诵古文一样。但很快,他现了不同。
在这个灵气充盈、个人伟力可通神的世界,当他以自身那已然不俗的精神力,配合体内流转的灵力,去虔诚默诵这来自异世的圣人篇章时,异变生了!
那些原本看似玄奥晦涩的文字,此刻仿佛被注入了灵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同洪钟大吕,在他识海深处轰然回响!
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理解,而是一种直指本源大道的共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字字珠玑,句句玄机!
他脑海中关于风、云、霜三种意境的感悟,仿佛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和理论基石!
风的“无定”与“渗透”,不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某种体现?云的“覆盖”与“包容”,岂非暗合“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浩渺?
霜的“凝聚”与“终结”,又何尝不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一种极端诠释?
这三种看似截然不同的“道”,其本质,是否都源于那最初的“一”?都符合那统御万物的“大道”运行之理?
“混元……混元……”王飞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周身气息开始生微妙的变化。
原本在体内泾渭分明、偶尔冲突的三股气劲,在这股宏大至高的“道韵”洗礼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了棱角,不再执着于自身的特性,而是开始尝试着以一种更自然、更和谐的方式共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