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城的内政在李文渊这位前郡守的梳理下,逐渐步入正轨,变得井井有条。
户籍清晰,物资流转顺畅,各坊各司其职,甚至连孩童的蒙学都被提上了日程。
这种秩序带来的安定感,让城民们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修炼与生产之中。
然而,王飞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内部的稳定上。
他深知,一个势力的长久展,光靠内部循环和偶尔的外部“打野”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稳定的、可持续的财源或者说资源流入,才能支撑起越来越庞大的修炼需求和城池建设。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
这一日,他巡视到城西靠近溪流的一片空地。
这里原本是堆放杂木的地方,如今已被清理出来,地势平坦,取水方便。
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和木材的清香。
几十名青壮正在几名老工匠的指导下,热火朝天地搭建着房舍的框架,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李文渊跟在王飞身侧,看着这片初具雏形的建筑群,有些好奇地问道:“城主,此处是要新建织坊还是铁匠铺?位置倒是选得极好。”
王飞摇了摇头,嘴角噙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文渊兄,此非织坊,亦非铁匠铺。
此乃我炎黄城未来的一项重要产业…酿酒作坊。”
“酿酒?”李文渊一愣,随即失笑,“城主,这……酿酒虽是民生所需,但利润薄,耗费粮食也多,于我炎黄城如今之境况,似乎并非急务啊?”他心中暗道,这位城主莫非是修炼之余,想满足些口腹之欲?
王飞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也不点破,只是淡淡道:“文渊兄可知,我炎黄城如今最不缺的是什么?”
李文渊略一思索,试探道:“是……人手?还是……力气?”毕竟全民修炼,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是灵气,以及……对灵气的运用。”王飞纠正道,他指向远处郁郁葱葱的田地,“我们种植的谷物,长期受《长春功》气息和城内聚拢的微弱灵气滋养,虽非灵植,但其内蕴含的精气,已远非寻常谷物可比。”
他又指向那些正在劳作的青壮:“而我们的城民,体内皆有灵力流转,无论是控火、控温,还是对酵过程的精细感知,都远胜寻常酿酒匠人。”
李文渊也是聪明人,一点即透,眼中顿时爆出精光:“城主的意思是……我们要酿的,不是凡酒?而是……灵酒?!”
“可以这么理解。”王飞点头,“虽不敢说一步登天酿出那些能增长修为的仙酿,但酿出的酒,口感、醇厚度、乃至对修炼者身体的温养效果,绝对远世俗任何美酒!这将是我们炎黄城独有的优势!”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粮食消耗的问题,我也考虑过。
我们可以在周边适宜的山坡地,尝试引种一些对灵气要求不高、但产量尚可的酿酒专用作物,甚至可以与那些受我们庇护的村落合作,由我们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他们负责种植,我们以合理的价格收购。
此举,既能保证原料,也能进一步将那些村落与我们捆绑在一起。”
李文渊听得心潮澎湃,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财路!灵酒!这可是连那些世家宗门都会感兴趣的好东西!
若是运作得当,炎黄城将拥有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经济支柱!
“妙!妙啊!”李文渊抚掌赞叹,“城主深谋远虑,文渊佩服!此事若成,我炎黄城可谓内外兼修,根基愈稳固了!”
王飞笑了笑,没有再多言。他走到正在搭建的作坊地基旁,仔细观察着工匠们的施工。
他并非酿酒专家,但前世信息爆炸时代耳濡目染的一些知识,加上此世对“气”和“能量”的深刻理解,让他有信心捣鼓出些不一样的东西。
他召来负责此处工程的老工匠和几名对《长春功》修炼颇有心得、心思也灵巧的弟子。
“这酿酒,看似简单,实则内藏乾坤。”王飞随手捡起一根木炭,在地上画起了简易的示意图,“要在于‘曲’。我们的酒曲,不能再用寻常之物。”
他吩咐那几名弟子:“你们几人,从今日起,尝试以《长春功》温养特定种类的谷物和药材,引导其良性酵,汇聚灵气,我需要一种……充满生机活性的‘灵曲’。”
“其次,是‘水’。”他指向旁边清澈的溪流,“此水尚可,但还不够。
需在溪流上游,依地势建造几个沉淀、过滤的池子,池底铺设能吸附杂质、蕴含灵气的鹅卵石和活性炭(他解释了简易制作方法),并安排人轮值,以微弱的排云掌意震荡水流,使其‘活’起来,更利于酵。”
“再者,是‘蒸粮’与‘酵’。”王飞看向那几位老工匠,“蒸粮的火候至关重要。
我会挑选几名修炼火属功法或有此天赋的弟子,专门负责控火,务必使粮食受热均匀,内蕴的灵气不被破坏。”
“至于酵……”他目光扫过众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温度、湿度、密封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