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的各项政令如同插上了翅膀,迅传遍了炎黄仙朝的每一个角落。
三十六位炎黄护法的册封,三省六部制度的建立,尤其是“炎黄学院”与“人人如龙”的宏伟蓝图,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火焰。
整个仙朝如同一架刚刚启动的精密机器,开始高运转起来。
李文渊这个新任宰相忙得脚不沾地,带着初步搭建起的六部框架官员,日夜不停地处理着如同雪片般涌来的政务。
划分行政区域,核定田亩户籍,制定税收新政,筹建各级学院,选拔任命地方官员……
千头万绪,但他乐在其中,每一道政令的出,都仿佛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正在焕新的生机。
而李惊风、周流云、张寒霜等三十六位护法,在参与了最初的制度搭建和学院规划后,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师父(陛下)的目标太高远了,人人如龙?他们自己若不能更快地变强,如何担当得起“护法”之名,如何去教导未来的亿万学子?
于是,在将各自负责的学院课程框架、教学计划初步拟定,并与相关部衙完成对接后,三十六人极有默契地,几乎是前后脚地,向王飞递上了请求闭关的折子。
承天殿后的一处静室,王飞看着面前站得笔直的三十六名弟子,他们的眼神坚定,气息比起登基大典时又凝练了几分,显然这段时间并未放松修行。
“都想好了?”王飞放下手中的玉简,语气平淡。
“是,师父(陛下)!”众人齐声应道。
李惊风作为代表上前一步:“朝廷大局已定,学院章程也已初步完备,有李相和各位同僚操持,短期内无需我等时刻盯着。
弟子等深感自身修为不足,难以匹配护法之位,更恐将来无力承担教导天下之责,恳请陛下允准我等闭关一段时日,以求突破。”
王飞目光扫过他们,点了点头:“知道紧迫,是好事。准了。”
他袖袍一挥,三十六道混沌色的流光飞出,精准地落入每位弟子手中,化作一枚枚非金非玉、触手温凉的令牌。
“这是朕炼制的‘混元令’,持此令可进入皇城地底灵脉核心区域闭关。
那里灵气最为浓郁,且受国运滋养,对尔等修行有益。闭关期间,无人打扰。”
“谢陛下恩典!”众弟子大喜过望,皇城地底灵脉核心,那可是如今炎黄仙朝灵气最充沛的宝地!
“去吧。”王飞挥挥手,“希望出关之时,能看到你们的进步。”
三十六人再次行礼,压抑着心中的激动,依次退出了静室,迫不及待地前往那修行圣地。
他们知道,这是师父对他们的厚爱与期望。
看着弟子们离去,王飞独自坐在静室中,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朝廷和学院的路子算是铺开了,有李文渊和这套初步成熟的官僚体系,加上“人人如龙”这面大旗,只要方向不偏,自然会滚滚向前。
但光有明面上的体系还不够。有些消息,有些动向,是正规渠道难以触及,或者会被人刻意遮掩的。
他需要另一双眼睛,一双不那么起眼,却能深入市井街巷,听到真正民声,察觉到潜流波动的眼睛。
他想到了旧炎黄城,想到了那些选择留在那片世外桃源养老的父老乡亲他们的儿女。
那些人,是最初的炎黄城居民,忠诚毋庸置疑,而且因为常年修炼《基础长春诀》,虽年纪大了,但身体硬朗,精神头也足。让他们一直闲着养老,似乎也有些浪费了……
心念一动,他的身影已从静室中消失。
下一刻,王飞出现在了旧炎黄城那鸟语花香、宁静祥和的环境中。
没有惊动任何人,他如同闲庭信步般,走到了那棵最大的老槐树下。
树下,几个老人正在对弈,旁边还围着几个看棋的,时不时指手画脚,争得面红耳赤。
“飞娃子?哦不,陛下来了!”一个眼尖的老人率先看到王飞,连忙站起身,有些手足无措。其他老人也纷纷起身,脸上带着恭敬,又有些见到亲人的欣喜。
“三爷爷,五叔公,李伯……都坐,都坐。”王飞笑着走过去,很自然地坐在一个石墩上,丝毫没有皇帝的架子,“在这儿,没什么陛下,还是以前的飞娃子。”
见他如此,老人们才放松下来,重新围坐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候着。
“飞娃子,哦不,城主……唉,瞧我这嘴,”头花白的五叔公拍了自己一下,“陛下,在新都城住得惯不?听说那城可大了,比咱这老城大十倍不止!”
“还行,就是没这儿清净。”王飞笑道,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也升起一丝暖意。
寒暄了一阵,王飞话锋一转,说道:“这次回来,是有件事,想请诸位叔伯帮帮忙。”
老人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陛下您尽管说!咱们这把老骨头,还能替您做点事,那是福气!”李伯拍着胸脯道。
“是啊是啊,天天在这园子里闲着,骨头都快生锈了!”三爷爷也附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