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要往房里冲时,怀德拦住他,“世子,表姑娘给您送了样东西。”
表妹今日的确没和他同去官署,季承宁嗯了声,奈住性子问:“是什麽?”
持正一下挤开怀德,将季承宁往院内迎,笑道:“怀德说的不对,不是表姑娘送的,是,有人在外头鬼鬼祟祟,”这是崔杳的原话,“表姑娘以为他居心叵测,就上前问他要作甚,他方拿出这盒子,请表姑娘转交。”
说着,将一精巧的盒子双手奉上。
那是个竹制的小盒,无甚雕工,只竹子的本色,却因用料选得讲究,竹片薄薄,透出了玉般的润泽。
季承宁随手打开小盒。
宝光如焰,他垂眼看去,只见一枝纤薄脆弱,栩栩如生的金牡丹。
仿佛是,季承宁凝神想,三鼎甲戴的?
季承宁有些不明所以,“阿杳有没有说,送礼物的人是谁?”
持正摇头,“表姑娘说那人见他接过盒子,就惊慌失措地走了。”
这也是崔杳的原话。
季承宁疑惑,“先收下吧。”
……
按旧例,之後的鹿鸣宴皇帝应当亲自出席。
皇帝也确实做了这个打算,然而,一封千里加急的急报送入宫中,打乱了皇帝的所有准备。
他面色沉沉地拆开信。
信封上的尘已被内司监的太监竭力擦去了,然而对上面已经干涩的血迹却无可奈何。
深浅不一的血痕篆刻在信封上,蜿蜒扭曲,宛如不祥的图腾。
“唰——”
皇帝抖开信纸,一目十行地扫过,越看,面色越阴沉。
发信人乃是鸾阳郡守陈崇,他惊恐万状地上奏,道鸾阳有暴民起事,为首者号称神武大将军,假托为悼怀太子旧人,蛊惑百姓,致使从者上万,他率领当地军官奋力搏战,奈何寡不敌衆,全家一百七十馀口尽数落入暴民手中。
“臣恳请陛下发兵鸾阳,救万民于水火!”
皇帝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悼怀太子。
他没想到十五年过去了,他居然还能看见这个名字。
他的好兄长活着时令他日夜难安,死後,也能让他如鲠在喉。
皇帝不由得冷笑了声,真是,好本事!
他扔下信,寒声道:“秦悯。”
半个时辰後,群臣匆匆进宫。
兵部尚书丶户部尚书丶工部尚书,并几位在京将领,以及四位皇子。
信件被在衆人手中匆匆传阅。
御书房内一时死寂。
皇帝扫过衆人,唇角似有三分冷笑,“诸卿,可有良策?”
户部尚书沉默几秒,旋即试探着开口,“奸佞心怀不轨蛊惑暴民作乱古来有之,纵观史册,也没有哪回成得了大气候,臣以为,事情没有陈崇说得那麽严重,也许,也许陈崇处置失当,为了免责夸大其词也未可知,或可先派遣特使,去鸾阳探查情况。”
话音未落,龙骧将军蔺陵断然否决,“绝对不可,倘形式危机,派特使过去非但其自身难保,更会贻误战机,应立刻让大军开拔,平定鸾阳之乱。”
户部尚书冷笑道:“大军在外一日,耗费军辎粮饷不计其数,敢问这笔银子,是从你蔺将军家私库中出吗?”
蔺陵一介武人,本就不耐烦和这些磨磨唧唧的文臣在一处议事,听到户部尚书这般阴阳怪气,浓眉一拧,险将您如此爱惜银子,不如把银子给您老垫棺材说出口。
皇帝听得心烦,冷声道:“都住嘴。”
二人悻悻闭嘴。
“宋卿,你就无可和说?”
兵部尚书宋光和垂首,“臣以为李尚书所言甚是,”户部尚书哼了声,“但蔺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蔺陵面无表情,“不过,若要派兵前往,该以谁为将?”
“地方叛乱不比边疆,此人需得既雷厉风行,能镇压局面,又能抽丝剥茧,探明缘由的官员,”宋光和慢吞吞继续道;“臣愚钝,一时竟想不到人选。”
名为赞同,实则反对。
此言既出,连主张派兵的蔺陵都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