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军工大v > 第107章 首都 魏摧云要把赵望舒偷回家自己养(第5页)

第107章 首都 魏摧云要把赵望舒偷回家自己养(第5页)

……

陈棉棉的农垦大业,其实只可能在这个年代做得成。

因为从始至终她分币没花,全是空手套白狼。

而她手下有一员得力猛将,陈茍,她还能最後再用一次。

因为十一国庆节他就要去当兵了。

陈棉棉搞来一卡车沙枣,晒在钢厂招待所的後院,并约了陈茍见面。

而有件事,是直到她亲自跟他讲,才能画成了个圆的。

那就是,在妞妞还没出生的六年前,西北红小兵曾经搞过一次长达半年的大串联。

他们全程没有打架斗殴也没有搞武斗,还受到了所有地方的热情款待。

因为他们不是去斗人,而是去拜访各个红专学校的活雷锋的。

也是那一回,他们把陈棉棉宣扬到了全国。

当时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碰到一罐沙枣,本地人根本不认识。

他们于是专门跟当地人普及沙枣,讲大西北。

当时邓双全才是老大,只有13岁的陈茍还是个小喽啰。

现在他也已经卸任,不再担任职务。

後知後觉,他笑着说:“姐呀,那些沙枣也是你寄的!”

他已经人高马大了,也是太激动,直接把陈棉棉抱离地面:“那是我们头一回去南方,我们顿顿红薯大米饭,还吃了好多好多咱西北没有的菜,都是因为你呀。”

虽然只是一罐小小的沙枣,但礼轻人意重。

各个红专学校的领导不但热情接待,还掏箱底的款待西北红小兵。

但直到今天陈茍才知道,那沙枣也是陈棉棉寄的。

而那回出门,也是好多西北红小兵第一次吃饱饭,个个都胖了一大圈。

六年转眼,时局也一直在变。

陈棉棉抓起一把沙枣说:“你得找一帮子手下,趁着火车不收费,再来一趟大串联。”

陈茍挠头:“但红专不是都已经停办,改成那个……”

陈棉棉翻出本1971年的新黄页说:“它现在叫工农兵大学,但其实换汤不换药,还是原来的学校。”

红专本来只招烈士子女和贫下中农,但毕竟知识才是第一生産力。

所以後来它换了名字,招生也需要初中以上学历。

现在是最後的机会,因为小将们总是四处乱窜,搞的社会治安动荡。

国家也考虑铁路收费,以後小将们再出门,就得花钱了。

陈棉棉再说:“这趟要分组,一组三个人,去一个省的大学,专门送沙枣。”

陈茍想的很简单:“让他们见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吃得好点。”

陈棉棉却说:“但是要找识字的,聪明一点的,因为我还需要他们帮我搞宣传。”

陈茍点头答应,又竖两根手指:“姐,等我两年。”

他没读过书,也只是去当义务兵,去了之後边服役边扫盲,才要去识字儿。

陈棉棉笑着说:“好好学文化,回来可有重担等着你挑呢。”

陈茍想不到更好的工作,也有瞄好的:“等林队退休了,我就接班当民兵队长。”

再过几年民兵队都要撤销,他还哪里来的队长可当?

陈棉棉想了想,还是不承诺了,但只要陈茍不学坏,认真学习,他以後就能当葡萄园的总经理。

他要人如其名,能一直茍到改革开放,他就会是集团董事长。

而到了将来,西北会成全国最大的红酒出口地。

他要好好干,他就能掌管一个红酒産业链。

陈棉棉也算是把白螵发挥到了极致,罐头瓶依然是让红小兵们满城,每家每户去征集。

沙枣必须用酒蒸,酒,她是问严老总要的冰白葡萄酒。

还别说,用冰白蒸沙枣,味道比二锅头或者闷倒驴那种便宜酒香了太多。

陈棉棉当然也不需要自己蒸,让邱梅动员一帮妇女同志来,她们干的又快又好。

总共用了一周的时间,一拨三个红小兵,背着一包包的罐头就出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