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室友们私下讨论过很多应对末日的准备方法,吃饭的时候其他同学来问,我也会和他们聊聊,但我始终觉得这种分享方法太没有效率了。”苏怀瑾沉思道,“您说的没错,我可以发到论坛上。”
“第一次的话题,就从对末日的准备谈起怎麽样?”她征求扶青的意见。
她的接受速度和执行力超出了扶青的预期。
扶青颔首:“可以,文章撰写好後,先私信发给我审核。打开手环,里面有我的联系方式。”
“审核通过之後,用自己的账号发表在论坛里。之後的选题也可以通过私信和我讨论。”
每位学生的手环里都能找到全校师生的联络簿,为避免打扰,这样的联络并非实时,而是会以私信形式发送至对方後台,等待对方有时间时查看。
只有当双方都同意时,手环才可以做实时联络,包括但不限于发送信息丶实时位置丶文件和拍摄的照片视频,甚至可以像手机一样打电话和视频通话。
学生们可以看见校长“扶青”姓名後小小的信封图标,却没几个胆敢给她发私信,甚至连点开都不敢,怕她借此定位到自己。
开学那场模拟演习和随後的演讲留下的震慑力,至今还残存在每位学生心头。
可现在,校长却允许了她给自己发送私信,还说会亲自审核自己的文章。
苏怀瑾意识到这点,兴奋得两眼发光,背挺得更直了:“好的!我很快就能把第一篇文章写出来。”
扶青对她微笑了下,同时意识到拥有一个庞大群体作为“金手指”的好处。
他们不光是作为整体存在,群体中也不乏单个的能人异士。
或许,应该提前对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做个调查,其中如果有医生丶护士丶电工等职业,在避难所建立後,他们会发挥大作用……
扶青的思维跑偏了一下,很快回神:“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做比较困难,也可以找人分担任务,比如由你列提纲,另外找几个写手,他们也可以直接发私信给我。”
“就当做是一个小组课题完成吧。”
扶青是知道方洲的课业有多重的,每天的五公里跑,对不少人来说就是很大的负担,更别提其他的老师们在布置作业时也毫不留情。
他们都知道,要在短短一年内让学生们脱胎换骨,适应末日降临後的残酷变化,教学方式就必须要“狠”。
扶青不知多少次撞见柳奶奶的房间半夜还亮着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驼着背坐在桌前,老花镜垂在鼻间,努力辨认着手环上学生作业里的黑体字。
她为此特意让系统增加了放大缩小页面的功能。
不过,苏怀瑾做的事情,纯粹是课业之外的要求,还要占用她的个人时间……
扶青沉吟着:“学期结束,所有参与这个小组的人,每人加五分。”
苏怀瑾反倒犹豫了:“这样……不会有点不公平吗?”
毕竟她是扶青单独指派的,有种走了後门拿到积分的感觉。
“如果召集人手的方式是在论坛发帖,那就不会。”扶青说,“由你来进行初审,我来进行终审,通过审核後再加入小组。至于你,已经通过了我的面试。”
言下之意,论坛是公开的,每个人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而苏怀瑾也并非“走後门的内定者”,她只是这场面试的第一名通过者。
苏怀瑾想了想,接受了这个解释:“好的。”
说完,房间陷入安静,苏怀瑾两手乖乖地放在膝盖上,眨巴着眼睛看向扶青。
扶青从这张稚嫩的面孔中体会到一种雇佣童工的罪恶感,她轻咳一声:“没有别的事的话,你可以回宿舍了。”
“啊,哦。”苏怀瑾慢半拍地反应过来,“那个,校长……”
“嗯?”
“你可不可以给我的书上签个名啊?”苏怀瑾有些忸怩。
她从身後慢慢拿出了一本……电纸书,和一支签名笔。
扶青古怪地看着那本书上白色的皮质保护套:时代发展,现在连签名用的书都进化成电子的了?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找她签名……而且,她和里面的书有什麽联系吗?为什麽要签在这里?
苏怀瑾羞涩地解释:“我收藏了好多末日文呢。但身边的末日生存大佬想来想去,好像就只有校长您一位了。”
扶青并没有告诉过学生们她是重生归来的末日幸存者这件事,但她表现出来的对末日和丧尸的了若指掌,足以让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们有所联想。
至于猜的是什麽,每个人都不一样。
而苏怀瑾自打被囤货课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就爱上了末日文。偷偷收藏了好多本,收藏夹都快放满了,每晚都躲在被窝里熬夜研读。
以至于她们寝室近来经常在半夜响起荡漾的“嘿嘿嘿~”声。
如果不是舍友们都是夜猫子,恐怕还会传成灵异事件,甚至引发宿舍内的社交危机。
扶青对小妹妹渴望的视线毫无办法,人生第一次别扭地写下签名。
苏怀瑾抱着那笔走龙蛇的两个大字,幸福地站起身:“我一定会好好保存的!”
顿了顿,苏怀瑾:“嘿嘿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