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欣月辛辛苦苦,绞尽脑汁,码字码得手指头都出了老茧了。
这加起来的收入,也就是一千多两而已。
她青萍客这个马甲,已经有过三本广受好评的话本了,这第四本有福之子,也不过是三百两的收入。
这怎么比?
当然了,写话本是基础,没有前头的根基,也就没有后头的轻松收入。
但有了这个轻松变现的渠道,楼欣月就觉得,她从前订的计划,是可以稍稍加快一些了……
延通坊,百味茶馆大门边上,摆出了两块如门板那般大的木板子。
这两块木板子,一块刷成了血红色,另一块刷成了浓黑色。
血红色背景上,用墨色画出了个蹲在地上的瘦小身影,手里拿着一枝柴,正要往火堆里添的模样。
浓黑色的背景上,则画着个佝偻着腰的灰衣婆子,侧着身子,一张老脸却是转了过来,如风干核桃皮的老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令人不寒而栗。
而两块木板子拼在一起,正是四个醒目大字的组合:有福之子。
这般阵仗,别说那些识字且看过有福之子的人了,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见了这两块画在木板子上的画,也不由得心灵震颤,要驻足围观一番。
“啊,有福之子?这是什么?”
“这你都不知道,有福之子,是青萍客的最新大作啊!”
“你不会连青萍客都不知道吧?”
“咳,我这不是前些年不在栖云城,上个月才回乡来……”
“有福之子,这是说百味茶馆要换新戏了吗?”
“可是我连战神归乡记都没看上呢!”
“哈哈哈,早就叫你早些过来一起看新戏,你非得磨磨蹭蹭的,看看,现在想看都没了吗?”
“不是,你看这门口不是还贴了告示,说以后这新戏,两日战神归乡记,两日有福之子……轮换着来吗?”
“那还等什么,既然有新戏,咱们就赶紧进去,不然去的晚了,就没位置了!”
“诶,等会儿,没看这告示上头,不是还写了么,以后这茶馆里的位置,不用抢了,只要提前买就行了!”
一辆辆的马车陆续在茶馆门前停下。
城中的士绅官商,内宅女眷,纷纷兴致勃勃地走进茶馆。
王管事从轿子里下来,又回身将自己的老妻和儿女给扶了下来。
看着百味茶馆门前的这般热闹,王管事也不由得暗自叹气。
楼先生实在是少年英才,一遇良机,便能大展身手。
这百味茶馆在城里掀起了这般动静,不用想,也知道楼先生在其中居功甚伟。
可惜啊,王家的池子太小,养不住这尾大鱼啊!
王太太这还是头一回跟自家相公出来看戏,喜得什么似的。
不但把自己最好的衣裳穿了出来,还略施了脂粉,戴上了最心爱的一支金簪。
家里的一儿一女也都带了出来。
最大的儿子才十岁,女儿则是六岁。
王家聚族
而居,平时几乎只在一坊里活动。
两个孩子平时也没什么机会出来玩。
延通坊都还是头一回来呢!
这次也是新戏开演,楼先生派人送给王管事一张包厢票。
百味茶馆的包厢总共只有二十个,一个包厢就得三十两银子。
花三十两银子,可以在包厢坐半日看新戏,还供应一桌茶点。
本来三十两银子一个包厢,是有些奢侈了。
可新戏只有百味茶馆才有,总共还只有二十个包厢,因此据说这里的包厢,永远是供不应求,就没有空过。
王管事虽然月入不低,也绝对舍不得花三十两银子买包厢的。
但既然楼先生送来了,还只有一张票。
那他也不能再转送给其他族老,只好自己带着家小来看了。
他心思正飘荡,而他的大儿子已经拉着女儿,跑过去看门口的看板。
“呀!这是赖哑子!”
十岁出头的少年指着那瘦小的身影,兴奋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