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开局惊艳全场 > 第5章 谁才是规矩的蛀虫(第1页)

第5章 谁才是规矩的蛀虫(第1页)

直播信号被掐断的瞬间,江城电视台内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但仅仅几秒后,一股更为汹涌的暗流便在无声中涌动起来。

辩论赛的余波,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猛烈。

最先骚动起来的是那些年轻的员工。

他们像是被一道惊雷劈醒,在走廊、茶水间、食堂的角落里,压低了声音,用闪烁着兴奋与不安的眼神交流着。

“你听见苏霓最后那段话了吗?简直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太敢了!直接把遮羞布都扯下来了!”“赵科长那脸,黑得跟锅底一样。”

有人甚至偷偷将那段被中断前的言录音转成了文字,更有技术部门的实习生,凭着记忆和同事的零星录屏,将苏霓的“金句”剪辑成了一段短视频,只在单位内部的私密聊天群里疯传。

视频没有画面,只有苏霓清亮而坚定的声音,配上简单的黑底白字,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沉寂已久的心上。

这股暗流,很快就汇入了科长赵德海的耳朵里。

他办公室里那套名贵的紫砂茶具,被他一掌扫落在地,摔得粉碎。

“反了!都反了!”赵德海的怒吼在门板后回响,他面目狰狞,眼中的阴鸷几乎要滴出水来,“一个临时工,也敢在我的地盘上煽风点火!”

他一把抓起电话,直接拨给了新闻中心副主任周丽华,语气不容置喙:“立刻!起草一份《关于严肃主持人纪律的通报》!把那个苏霓,给我点名批评!就写她罔顾事实、煽动对立情绪,严重破坏单位团结!给我查!彻查那个视频是谁做的,谁在传!挖地三尺也要把这个泄密的源头给我揪出来!”

电话那头的周丽华,握着听筒的手微微颤。

她脑海里回荡着苏霓在台上的质问,也浮现出赵德海那张因权力而扭曲的脸。

她犹豫了,良知与前途在内心激烈交战。

但最终,当那份措辞严厉的通报文件放在她面前时,她看着“副主任”的职位牌,终究还是在一片空白的签批栏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刻,她仿佛听到了自己心中某种东西碎裂的声音。

风暴中心的苏霓,却出奇的平静。

她没有去争辩,没有去对抗,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处分毫不知情。

她像往常一样工作,整理资料,只是比平时更沉默。

在报送一批常规材料的下午,她不露声色地将一份牛皮纸袋夹在了厚厚一沓《青年人才培养建议书》的中间。

纸袋里,是三年前那份中秋晚会舞台坍塌事故原始报告的复印件,每一个字都清晰记录着因搭建方偷工减料和现场监管失职导致的真相。

她将这份材料匿名寄往省广电纪检组,地址她早已烂熟于心。

她精确地计算过时间——三天后,正好是省里巡视组按计划进驻江城电视台进行年度检查的日子。

做完这一切,她找到了正在设备间维护机器的李建军。

“军哥,”她递过去一瓶水,声音沉静,“帮我个忙。用最好的设备,帮我录一段五分钟的专题陈述。”

李建军一愣,看着她清澈却深不见底的眼睛:“录什么?”

苏霓嘴角牵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就说……我想讲讲,什么才是真正的‘守规矩’。”

三天后,省巡视组如期而至。

欢迎会上,赵德海红光满面,正拿着稿子大谈特谈“队伍建设要稳扎稳打,纪律规矩要挺在前面”。

他慷慨激昂,仿佛自己就是纪律的化身。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巡视组中一位不苟言笑的纪检负责人忽然抬起头,目光如炬,直直地刺向他:“赵科长,既然谈到规矩,我想请问一下,关于三年前那起中秋晚会的舞台事故,为何我们纪检组收到的匿名材料显示,最终的处理结果,与电视台存档的原始事故报告内容,存在严重不符?”

一句话,仿佛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

全场瞬间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德海身上。

赵德海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他强作镇定,干笑了两声:“这位领导,您说笑了。当年的事情,我们台里已经妥善解决了,也处理了相关责任人。有些细节,可能……不便多提。”他的声音,已然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