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开局惊艳全场 > 第58章 风往哪儿吹人往哪儿走(第1页)

第58章 风往哪儿吹人往哪儿走(第1页)

王志远那张布满风霜的脸,通过《破晓者》的镜头,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迅扩散成滔天巨浪。

节目播出后的七十二小时,声浪传媒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

嘈杂的电流声中,一个个压抑着恐惧与愤怒的声音,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集而来。

他们是王志远曾经的同事,来自不同的工段、不同的项目部,却讲述着惊人相似的遭遇。

“……那座桥的护栏,图纸要求用o不锈钢,最后用的全是o,一吨差价好几千,几十吨下来就是多少钱?这笔钱进了谁的口袋?”

“安全帽,我们叫它‘脆皮乐’,一碰就碎。安全经费年年报,可我们连双像样的劳保手套都分不到。我师父就是因为脚手架的扣件老化,从三楼摔下来,腿断了,最后拿了三万块钱打回家……”

“我写过举报信,匿名的,第二天我们工段长就找我谈话,说年轻人要‘向前看’,不要‘自毁前程’。那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每一个电话都是一道血淋淋的伤口。

赵小芸听得眼圈红,几次都想直接扛着摄像机冲出去。

但苏霓却异常冷静,她叫停了所有人的冲动。

“立刻停止外联,转入内部分析。”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感,“小芸,你带人建立一个‘声音档案库’。每一条匿名线索,编号、录音、整理成文字,附上时间、涉及单位和关键人名。最重要的一步,让陆律师团队给每条线索做一份初步的法律可行性评估,从a到d,分级标注。”

众人不解,现在是乘胜追击的最好时机,为什么要踩刹车?

苏霓看着墙上那张巨大的城市地图,目光深邃:“我们不是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条足以绞杀巨蟒的项链。没有体系,再多的线索也只是一盘散沙。”

与此同时,陆承安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他没有去跟进那些具体的案子,而是在起草一份名为《关于建立健全公民举报与作证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书》。

他将王志远的案例作为引子,系统地阐述了举报者面临的风险、法律保护的缺失以及制度建设的迫切性。

“苏霓,”他把草案递过去,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越了律师身份的光芒,“我们要把个案,变成制度议题。只有当保护吹哨人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法律刚性,才会有千千万万个王志远敢站出来。”

苏霓接过建议书,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陆承安正在为《破晓者》这艘高冲锋的快艇,打造一副坚不可摧的龙骨。

风暴的另一端,许文澜的日子并不好过。

她虽被明升暗降,调离了宣传系统的核心岗位,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仍在。

很快,一股针对苏霓和王志远的舆论暗流开始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涌动。

“一个退休工人,哪来这么大能量?背后肯定有人在煽动。”

“那个叫苏霓的,不就是想借底层工人的悲情故事,给自己立人设,当网红记者嘛!”

“王志远就是个被利用的棋子,等这阵风过去,谁还管他死活?”

这些论调阴险毒辣,句句诛心。

赵小芸气得直跺脚,立刻组织团队准备下场“对线”。

“别去。”苏霓再次制止了她,“跟烂泥缠斗,只会弄脏自己。他们想泼脏水,我们就用最干净的方式洗脸。”

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从苏霓口中说出。

她通过社区联系,为王志远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分享会”,主题是——“我为什么不说谎”。

现场布置极其简单,没有主持人,没有嘉宾,甚至没有背景音乐。

偌大的社区礼堂中央,只摆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杯白水。

王志远穿着他最干净的工装,独自一人坐在那里。

苏霓的团队全程录像,多机位,高清收音,但她却严令禁止在任何自家平台布。

“那我们拍了给谁看?”摄影师满脸困惑。

苏霓微微一笑:“提供给几家高校的新闻系,作为‘非虚构叙事与传播伦理’的教学案例。”

一周后,吴教授在他的新闻评论课上,播放了这段长达两小时的完整录像。

视频里,王志远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他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他如何看待“标准”,如何理解“责任”,以及当现实与他所坚守的原则相悖时,内心的挣扎与选择。

他没有攻击任何人,只是在陈述一个工匠的本分。

视频播完,课堂里一片寂静。

许久,吴教授推了推眼镜,感慨道:“同学们,记住这一课。面对抹黑和质疑,最有力的反驳,不是声嘶力竭的辩解,而是让当事人自己,安安静静地站着,把话说完。”

风波未平,橄榄枝却意外地递了过来。

一家背景雄厚的央企子公司主动联系声浪传媒,表示高度赞赏《破晓者》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以企业社会责任基金的名义,独家资助第二季的全部制作费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条件只有一个:“希望节目未来的选题,能更多关注民生、文化等正能量领域,不再涉及国企内部管理问题。”

这几乎是一份“招安”协议。

会议室里,团队成员表情各异,这笔资金足以让声浪传媒鸟枪换炮。

苏霓听完对方代表的陈述,婉言谢绝了资助。

但在对方流露出失望之色时,她却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方案。

“我们不需要钱,但我们可以合作。”苏霓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由贵公司牵头,我们声浪传媒承办,联合起一个‘阳光工程师计划’。为所有基层一线的技术人员,开通一个完全匿名的建言通道。所有内容由声浪负责接收、脱敏处理,并获得传播授权后,以案例形式反馈给你们的管理层,甚至可以集结成册,作为企业内训的教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