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开局惊艳全场 > 第340章 谁都在替你说一句(第1页)

第340章 谁都在替你说一句(第1页)

江畔的风卷着冰冷的湿气,吹在脸上如同刀割。

就在这片浓得化不开的墨色中,那支被遗忘在江边石栏上的话筒,突然出了一声极其微弱的“滋啦”声。

声音很轻,像是一粒沙子掉进了深井,却瞬间刺破了技术员小张的耳膜。

他猛地摘下监听耳机,一脸错愕。

这绝不是录音回放,那干涩的、充满颗粒感的电流波动,是真实信号的脉冲!

他冲出临时搭建的监控帐篷,扑到那支被牛皮纸箱勉强遮护的话筒前。

刺骨的寒风中,他颤抖着手检查底座,心瞬间沉了下去。

连接线的外皮早已被冻得开裂,露出里面氧化黑的铜丝,别说传输信号,这样的状态根本不可能通电。

这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脉搏协议”数据中心的许文澜,眼前警报灯无声狂闪。

一道异常信号频谱强行切入她的监控主界面,凌厉得像一把凭空出现的手术刀。

她瞳孔骤缩,迅将信号放大。

那熟悉的、如同心跳般不规则起伏的波形,让她浑身的血液几乎凝固——eoo号历史波形!

三十年前,苏霓直播中断时,那被判定为设备故障的三十七秒杂音,此刻竟跨越时空,再次复活。

她的手指悬在“公开警报”和“启动溯源”两个按钮上,犹豫了不过三秒。

不,不能公开。

一旦公开,这道脆弱的信号就会被无数杂音淹没,被官方定性为技术故障或恶意攻击。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

她没有去追踪信号的源头,而是悄悄复制了这段波形数据,将其伪装成一段白噪音,植入“脉搏协议”app的睡眠辅助模块,命名为《凌晨三点的共振》,设置为夜间默认背景音,持续播放十分钟。

做完这一切,她靠在椅背上,心脏狂跳。

这究竟是三十年前的回响,还是一句迟到了三十年的回答?

上线仅两小时后,后台的用户反馈区开始涌现零星的留言:“奇怪,昨晚睡着前,好像听见有人在我耳边轻轻说了一句‘继续吧’。”

苏霓的书房里,台灯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她。

许文澜的加密信息只有寥寥数语,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中激起滔天巨浪。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召集团队紧急开会,也没有动身前往江畔查验那个诡异的话筒。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独自一人。

她翻开自己那本用了几十年的主持笔记,翻到最后一页。

那是一页空白,她一直为某个重要的时刻预留着。

窗外风雪欲来,她握着笔的手却异常平稳,一笔一划地写下:“三十年前那三十七秒,我不是不敢说,是知道后面有人会接。”

写完,她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那段沉默,不是她的终点,而是她投出的一支漂流瓶。

她从抽屉最深处取出一枚外观陈旧的u盘,郑重地插入电脑。

她将三段音频拖了进去:第一段,是她三十年前次直播时,那三十七秒令人窒息的静默;第二段,是小满在镜头前,那段望向远方、欲言又止的停顿;第三段,是昨夜那个孩子在“语句漂流”里朗读作文时,那稚嫩又坚定的声音。

她拔下u盘,用一张小小的标签纸贴上,写着:“交给下一个卡住的人”。

随后,她将u盘装进一个快递信封,收件地址写的是一个她从未去过的地方——西部某省的支教志愿者协会。

与此同时,林晚正在南方一座温暖的城市,为“沉默展览”的流动展做最后调研。

她抵达现场时吓了一跳,展厅外竟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队,人群安静而有序。

她原以为是民众对这个新颖的展览形式抱有巨大热情,可走近了才现不对劲。

人们并非排队等待进入展厅听那些被收集来的“断句”,而是在轮流进入旁边一个临时搭建的隔音舱。

林晚好奇地凑过去,只听见里面的人对着麦克风,录下一句简短的话。

一个中年男人低声说:“我替我爸说了。他上个月被裁员,遣散会上一个字没说,回家偷偷哭了一宿。”一个年轻女孩眼圈泛红:“我替我室友说了。她得了抑郁症,休学了,她想告诉所有人她只是病了,不是怪物。”甚至,一位穿着得体的公务员,在反复确认四周无人后,才对着麦克风用气声说道:“我替我们领导说了。那个民生提案他想批,但是上面有压力,他不敢。”

所有人的开场白都是一样的:“我替xx说了。”林晚感到一阵巨大的震撼。

这场展览,竟无心插柳地从一场“聆听”变成了一场“代述”的风暴。

她没有制止,更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在隔音舱外增设了一本登记簿,上面写着:“请代述者注明:所代之人是否知情”。

三天后,她整理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的代述行为都是匿名的,是代述者单方面的行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奇妙的是,几乎所有代述的内容,都能在“脉搏协议”的“语句漂流”模块里,找到那个源头的、未被说完的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