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烽烟是谁 > 第5章 十八军内立军威1935年江西九江续(第1页)

第5章 十八军内立军威1935年江西九江续(第1页)

“士兵比武大赛?”方靖看着训练计划上的这几个字,手指在纸面上轻轻敲了敲,“具体怎么比?”

林文澜往前凑了凑,指着计划里的条目解释:“分三个项目——刺杀、射击、负重越野。刺杀比的是招式熟练度和对抗反应,两人一组对练,三局两胜;射击分固定靶和移动靶,固定靶五十米十子弹,移动靶三十米五,按命中环数算分;负重越野是五公里,背着二十斤的装备跑,按到达时间排名。每个项目取前三名,给奖品,最后总积分最高的排,全排放假一天,还能优先领冬季棉衣。”

方靖眼睛亮了亮。他带兵这么多年,最清楚士兵们的心思——光靠纪律约束不够,得有实实在在的激励。以前训练都是“大锅饭”,练得好和练得差没区别,士兵们难免没劲头。这比武大赛既有个人荣誉,又有集体奖励,还能借着比赛摸清各排的训练底子,确实是个好主意。

“就按你说的办。”方靖把训练计划推回去,“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跟我说。奖品、场地、裁判,团里都给你协调。”

林文澜点点头,心里也松了口气。他知道方靖是个务实的人,只要计划能落地、能出效果,就不会拦着。接下来的半个月,团的营地里彻底热闹起来。每天除了常规训练,各排都在私下里“较劲”——一营的士兵吃完饭就拉着木枪练刺杀,二营的趴在操场角落瞄空靶,三营的更是直接背着背包绕着营地跑圈,连晚上的路灯下都能看到士兵们加练的身影。

赵大虎成了一营的“训练带头人”。自从上次跟林文澜对练输了之后,他就憋着一股劲,不仅自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刺杀,还带着班里的士兵一起琢磨技巧。有天早上,林文澜去操场时,正好看到赵大虎在教新兵“格挡反击”的招式——他手里拿着木枪,动作放慢了一倍,连手腕转动的角度都讲得清清楚楚。

“赵班长,教得挺认真啊。”林文澜走过去,笑着递了根烟。

赵大虎赶紧接过,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副团长,您之前说我‘力气用不到点子上’,我琢磨了好几天,总算有点门道了。这些新兵刚从壮丁营过来,基础差,得多教教,不然比武的时候要给咱们一营丢脸。”

林文澜拍拍他的肩膀:“说得对。咱们比武不是为了争高低,是为了让大家把本事练扎实——真到了战场上,这些招式能保命。”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林文澜抬头一看,是二营的一个老兵和三营的新兵在互相推搡,周围还围了一圈人。他赶紧走过去,分开人群:“怎么回事?”

“副团长!”二营的老兵气冲冲地指着新兵,“他说咱们二营的射击都是花架子,还说上次搜剿红军,要是换他们三营上,能把跑掉的那几个全抓回来!”

三营的新兵脸涨得通红,梗着脖子反驳:“本来就是!你们二营上次在河口守着,还让两个红军跑了,还好意思说自己练得好!”

“你小子找打是不是!”老兵说着就要动手,被林文澜一把拉住。

“都住手!”林文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有本事别在这吵,比武场上见真章。要是二营的射击真不行,到时候自然会输;要是三营的本事没嘴上厉害,到时候也别丢人。现在吵来吵去,像什么军人样子?”

两人都低下头,不再说话。周围的士兵也渐渐散开,嘴里还小声议论着“比武场上见”。林文澜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却有了个主意——他让李副官去各营通知,比武当天加一场“模拟攻防赛”,由一营守、二营攻,三营当裁判,场地就选在营地西边的小山坡,按实战标准布置工事和模拟目标。

“模拟攻防赛?”方靖听说后,有些意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会受伤。”

“我已经让卫生队准备好急救物资了,而且不用实弹,用空包弹和信号弹。”林文澜解释,“咱们练了这么久的刺杀、射击,最终还是要用到战场上。模拟攻防赛能让大家熟悉配合,知道怎么跟友邻部队协同,比单纯的单项比武更有用。”

方靖想了想,同意了。他知道林文澜说得对,军虽然是王牌,但之前跟红军打仗时,不少部队就是因为配合不好才吃了亏。要是能借着这次比武练一练协同作战,就算冒点风险也值得。

比武当天,天刚亮,营地西边的小山坡就热闹起来。一营的士兵在山坡上挖战壕、架铁丝网,还在战壕里放了几个稻草人当模拟目标;二营的士兵则在山脚下集合,每个人都背着步枪和手榴弹(空包弹),脸上涂了黑灰,看起来像真要上战场一样。三营的裁判们拿着哨子和记录表,站在山坡两侧的高地上,眼睛紧紧盯着场地。

方靖和林文澜站在远处的土坡上,拿着望远镜观察。“你看一营的工事,挖得还挺像样。”方靖指着山坡,“赵大虎那小子,在战壕里放了不少手榴弹的拉环,说是能模拟‘诡雷’,让二营的人不敢随便靠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文澜笑了笑:“赵班长脑子挺活,知道用小技巧。不过二营也没闲着,你看他们的队形,分成了三个小队,应该是想从左右两边绕过去,夹击一营的阵地。”

正说着,哨声响了。二营的士兵像潮水一样冲了上去,左边的小队负责吸引火力,右边的小队偷偷绕到山坡侧面,中间的小队则趴在地上,用步枪对着战壕里的稻草人“射击”,空包弹的“砰砰”声在山坡上回荡。

一营的士兵也不含糊,赵大虎站在战壕里,指挥着士兵们交替射击,还时不时扔出几个烟雾弹,把二营的进攻路线挡住。有几个二营的士兵想冲过铁丝网,却被一营的士兵用木枪“刺倒”,裁判立刻吹哨,示意他们“阵亡”,只能退出场地。

“打得不错。”方靖点点头,“一营的防守很稳,二营的进攻也有章法,比我预想的好。”

林文澜却皱了皱眉:“您看二营的右翼,他们绕到侧面后,没有及时跟中间的小队联系,要是真在战场上,很容易被一营的预备队包抄。还有一营,战壕里的士兵只顾着射击,没人观察侧翼,要是二营真从侧面冲进来,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方靖仔细一看,还真是。他刚想说话,就看到二营的右翼小队突然加快度,朝着一营的侧翼冲了过去。一营的士兵果然没反应过来,等他们现时,二营的士兵已经冲到了战壕边,用木枪对着他们“刺”了过去。

“不好!”方靖喊了一声,却看到赵大虎突然从战壕里跳出来,手里拿着一根绳子,一下子缠住了二营小队长的腿,把他拉倒在地。紧接着,一营的预备队从战壕后面冲了出来,对着二营的右翼小队“射击”,把他们逼退了回去。

哨声再次响起,模拟攻防赛结束。一营守住了阵地,二营进攻失败。林文澜走过去,把双方的军官叫到一起,指着场地说:“二营的右翼小队绕侧翼的思路是对的,但没跟中间小队协同,导致孤军深入;一营的防守很顽强,但侧翼观察不到位,要是赵班长没反应快,阵地早就丢了。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

军官们都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他们知道林文澜说得都是实战经验,比在课堂上听教官讲课管用多了。

接下来的单项比武更激烈。刺杀比赛中,赵大虎一路过关斩将,决赛时遇到了二营的一个老兵。两人你来我往,木枪碰撞的“砰砰”声不绝于耳。赵大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硬拼力气,而是借着老兵的进攻势头,巧妙地避开后反击,最终赢了比赛。

射击比赛的冠军被三营的一个新兵夺走。这新兵叫陈小六,是个农村孩子,以前在家用猎枪打过兔子,眼神特别好。移动靶比赛时,他五子弹全中,还打出了三个十环,连裁判都忍不住鼓掌。

负重越野比赛最让人揪心。有个一营的士兵跑到一半时,脚崴了,却不肯放弃,咬着牙一瘸一拐地继续跑。周围的士兵都为他加油,连方靖都站起来喊:“好样的!”最终,这个士兵虽然没拿到名次,但林文澜还是给他了个“坚持奖”,奖励他一件新棉衣。

比武结束后,林文澜和方靖站在颁奖台上,给获奖的士兵和排颁奖。赵大虎拿着“刺杀冠军”的奖状,笑得合不拢嘴;陈小六捧着奖品——一把崭新的步枪,激动得手都在抖;一营的一排因为总积分最高,全排士兵都欢呼起来,因为他们不仅能放假一天,还能优先领棉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