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烽烟是谁 > 第80章 暗流涌动 专员调停背后的危机棋局(第1页)

第80章 暗流涌动 专员调停背后的危机棋局(第1页)

侯马阵地上的硝烟尚未散尽,林文澜正指挥士兵们加固工事时,通讯兵带来了重庆军委会的急电——委派军令部少将专员沈仲良前往晋西,调停o军与晋绥军的冲突,并核查阎锡山通敌一案。电报末尾特意注明“以战区团结为重,暂勿扩大事态”,字里行间透着对阎锡山的安抚之意。

“重庆还是舍不得动阎锡山。”林文斌将电报摔在桌上,语气愤愤,“我们手握铁证,他们却只派个专员来调停,分明是想和稀泥!”

林文澜捏着电报,指尖划过“暂勿扩大事态”几个字,眼神沉了沉:“阎锡山经营山西十几年,根基深厚,重庆怕逼反了他,让日军趁机占了晋西。沈仲良来,既是核查,也是给双方递台阶——我们不能不给,但也不能让阎锡山轻易过关。”

他当即下令:整理阎日勾结的全套证据,包括亲笔信、协定原件、张敬尧的供词笔录,以及截获日军弹药的清单,全部封存待查;同时让后勤处统计伤亡人数和弹药消耗,尤其是晋绥军挑衅造成的损失,形成书面报告。

三日后,沈仲良的专机降落在临汾机场。阎锡山亲自率部迎接,满脸堆笑,将“通敌”传闻归咎于“日军挑拨离间”,还主动提及“已拨付o军十万弹药”——实则就是之前那批劣质复装弹,却被他包装成“战区互助”的功绩。

沈仲良抵达o军军部时,林文澜没有刻意布置排场,只带着参谋在门口迎接。指挥所内,墙上挂满了侯马之战、吉县保卫战的作战地图,地上堆着缴获的日军武器和晋绥军的弹壳,处处透着实战的硝烟味。

“沈专员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林文澜递上证据袋,“阎司令长官说的‘误会’,都在里面。o军驻守晋西半年,与日军大小激战三十余次,伤亡七千余人,如今却要提防友军背后掣肘,实在心寒。”

沈仲良翻看证据时,眉头越皱越紧。当看到阎锡山亲笔信上的签名时,他手指顿了顿,抬头看向林文澜:“林军长,这些证据……可否暂时由军委会保管?阎百川毕竟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贸然公开,恐动摇华北战局。”

“专员的意思,我明白。”林文澜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证据可以交,但o军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求晋绥军归还侵占的侯马以南防区,保证不再挑衅;第二,军委会需足额补充o军美式弹药,至少满足一个基数——将士们不能拿着空枪和日军拼命。”

沈仲良沉吟片刻,点头应下:“我会向重庆转达林军长的诉求。不过眼下,还需请你与阎锡山当面沟通,化解误会,共同抗敌。”

次日,调停会议在临汾城外的中立地带召开。阎锡山身着上将礼服,身后跟着一众晋绥军高官,气势逼人;林文澜则只带了林文斌和两名参谋,一身作战服,袖口还沾着战场的尘土。

“林军长,之前军与贵部的摩擦,纯属误会。”阎锡山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刻意的温和,“我已下令彻查相关人员,保证日后不再生此类事件。”

“误会?”林文澜冷笑一声,将一份弹壳样本扔在桌上,“这是贵部士兵袭击我独立旅时留下的弹壳,上面的‘晋绥军兵工厂’印记清晰可见。还有张敬尧,他可是阎司令长官的贴身副官,总不至于也是‘误会’吧?”

阎锡山脸色微变,强作镇定:“张敬尧通敌一事,我毫不知情,纯属他个人行为!我已下令通缉,必将其绳之以法。”

“是吗?”林文澜目光如刀,“那日军承诺给你的两千支三八式步枪,五十万弹药,也是张敬尧‘个人’要的?”

这句话戳中了阎锡山的痛处,他猛地拍桌:“林文澜!你不要血口喷人!”

“我是否血口喷人,沈专员手里的证据说了算。”林文澜寸步不让,“今日我来,不是要与阎司令长官争执,而是要明确两点:第一,晋绥军撤出侯马以南防区;第二,停止与日军的任何接触,否则我将直接向全国公布证据,让天下人看看‘山西王’的真面目!”

沈仲良见状,连忙打圆场:“两位都是抗日功臣,何必为小事伤了和气。阎司令长官,林军长的诉求合情合理,还请你斟酌;林军长,也请给阎司令长官一个台阶,毕竟战区团结为重。”

阎锡山脸色阴晴不定,权衡许久后,终于咬牙答应:“好!我可以下令军撤出侯马以南防区,但o军也需承诺,不得再与八路军过从甚密——共党分子,不可不防。”

“抗日不分党派,八路军是友军,共同御敌天经地义。”林文澜寸步不让,“阎司令长官要是想搞‘反共’那套,就别怪我不顾战区团结。”

最终,双方在沈仲良的调解下达成协议:晋绥军撤出侯马以南防区,o军不再追究此前摩擦责任;重庆军委会于一个月内补充o军美式弹药一个基数;阎锡山公开声明与日伪划清界限,配合o军防御晋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会议结束后,林文斌忍不住问:“哥,就这么放过阎锡山了?他肯定不会真心配合我们。”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守住晋西,不是和阎锡山内斗。”林文澜望着临汾方向的天空,“放他一马,是给重庆面子,也是为了争取弹药补给。但我们必须警惕——这只老狐狸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在暗中搞小动作。”

果不其然,三日后,负责监视晋绥军动向的侦察兵传回消息:阎锡山表面下令军撤军,实则让部队潜伏在侯马以南的山林里,还秘密联络日军驻晋南指挥部,似乎在密谋什么。

与此同时,王小虎的特战团在晋南侦察时,现日军第师团正在调整部署,大量坦克和重炮被调往晋西边境,看样子是在准备大规模进攻。更令人警惕的是,日军与晋绥军的通讯频率突然增加,虽然内容加密,但种种迹象表明,双方可能仍在暗中勾结。

“军长,阎锡山这是想和日军联手,等我们拿到弹药后,再趁机动进攻!”林文斌看着侦察报告,脸色凝重,“他肯定以为我们拿到弹药后会放松警惕,到时候两面夹击,我们就危险了。”

“他想打,我们就陪他打。”林文澜眼神一凛,“通知各部队,加快工事加固,尤其是侯马以北和以南的防线,要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让王小虎的特战团继续深入日军后方,摸清他们的进攻部署,最好能找到他们的指挥中枢位置。”

他又拿起电话,拨通了旅的线路:“陈旅长,阎锡山和日军可能要搞小动作,我们需要加强合作。我建议,我们双方建立联合指挥体系,一旦现日军或晋绥军有异动,立刻互相通报,协同作战。”

陈赓在电话那头爽快答应:“林军长说得对,现在是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拧成一股绳。我这就派参谋去你那里,商量联合防御的具体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晋西大地暗流涌动。o军各部队加紧备战,士兵们将截获的日军弹药与美式装备搭配使用,虽然口径不同,但至少能保证火力;八路军旅也调整部署,团进驻侯马以东的山地,与o军形成犄角之势;王小虎的特战团则深入日军腹地,凭借精良的装备和高的战术,多次成功侦察日军阵地,获取了大量情报。

而临汾城内的阎锡山,此时正坐立不安。他既想借助日军的力量消灭o军,又怕事情败露,被重庆军委会追究责任;既想保住自己的“山西王”地位,又不得不面对日军的施压和o军的威胁。他站在地图前,手指在侯马和晋南之间反复移动,最终咬牙下令:“通知日军,同意他们的作战计划,但必须保证,战后晋西仍由我掌控。”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晋西的上空悄然酝酿。林文澜站在侯马的阵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是o军驻守晋西以来最艰难的一战——他们不仅要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还要提防背后阎锡山的暗箭。但他更相信,只要o军将士们团结一心,与八路军紧密合作,就一定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守住这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阵地上,给冰冷的武器装备镀上了一层暖意。士兵们擦拭着手中的枪,眼神坚定,他们知道,一场生死较量即将到来,但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身后,是祖国的山河,是亿万同胞的期盼。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dududu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