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裹着寒意吹在脸上,林文澜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南京城轮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驳壳枪——那枪身上还沾着日军的血迹,是在中央金库战斗时留下的。船舷两侧,百姓们大多裹着单薄的衣物,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搀扶着老人,脸上虽有疲惫,却难掩逃离虎口的庆幸。
“旅长,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吧。”陈秀兰端着一个粗瓷碗走过来,碗里的热水冒着热气。她的脸上带着几分憔悴,昨晚为了照顾受伤的士兵,几乎没合眼。
林文澜接过碗,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流进胃里,驱散了些许寒意。“多谢陈姑娘,这些天辛苦你们了。”他看着陈秀兰身后的几个妇女,她们正忙着给受伤的士兵喂水、换药,“要不是你们帮忙照顾伤员,咱们的弟兄们怕是撑不到现在。”
陈秀兰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坚定:“林长官,是你们在金库保护了我们,我们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南京城虽然丢了,但只要有你们这样的军人在,咱们中国就不会亡!”
林文澜心里一震,看着陈秀兰清澈的眼睛,突然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转过身,望着江面上的船队——一共有八艘船,载着oo多名士兵和oo多名百姓,正朝着芜湖的方向缓缓前进。赵大虎带领的断后部队已经赶上,此刻正坐在最后一艘船上,检查着武器,警惕地观察着江面的动静。
“李大海,前面的江面情况怎么样?”林文澜朝着不远处的一艘船喊道。李大海正站在船头,拿着望远镜观察前方,听到喊声,立刻回答:“旅长,前面江面很平静,没现日军的巡逻艇,应该安全。”
林文澜点了点头,心里却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日军肯定已经现他们撤离了,说不定正在调集兵力,在江面设伏。他让人通知各船,加强警戒,一旦现日军的巡逻艇,立刻开枪射击,同时加快航行度,争取尽快抵达芜湖。
船只在江面上航行,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朝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百姓们纷纷走出船舱,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孩子们在船板上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江面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达的轰鸣声——日军的巡逻艇来了!“大家快进船舱!士兵们准备战斗!”林文澜大喊一声,士兵们立刻端起枪,跑到船舷两侧,做好了战斗准备。百姓们也纷纷躲进船舱,孩子们吓得不敢出声。
很快,三艘日军巡逻艇出现在视野里,正朝着船队的方向快驶来。巡逻艇上的日军士兵拿着机枪,朝着船队疯狂扫射,子弹打在船板上,溅起一片片木屑。
“还击!”林文澜大喊一声,拿起驳壳枪,朝着日军的巡逻艇开枪。士兵们也纷纷开枪射击,子弹像雨点一样朝着日军的巡逻艇飞去。
日军的巡逻艇度很快,灵活地躲避着子弹,同时用机枪和小炮朝着船队射击。一艘百姓乘坐的船被小炮击中,船身出现了一个大洞,江水开始往里灌。“快!堵住漏洞!”李大海大喊一声,带领几名士兵跳到那艘船上,用木板和布条堵住漏洞。
林文澜看着日军的巡逻艇,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日军的巡逻艇火力强、度快,船队根本不是对手。他观察了一下江面的情况,现不远处有一片芦苇荡,心里有了主意。“大家听我命令,朝着芦苇荡的方向行驶!”林文澜大喊,“芦苇荡里水浅,日军的巡逻艇进不去,咱们可以在里面躲避!”
各船的船夫立刻调整方向,朝着芦苇荡的方向驶去。日军的巡逻艇见船队要躲进芦苇荡,立刻加快度,想要在船队进入芦苇荡之前追上他们。
“赵大虎!你带领几艘船,负责阻击日军的巡逻艇,掩护大部队进入芦苇荡!”林文澜大喊。赵大虎立刻领命,带领三艘船,调转方向,朝着日军的巡逻艇冲去。
“打!给我狠狠地打!”赵大虎大喊一声,船上的士兵们立刻用重机枪和步枪朝着日军的巡逻艇射击。日军的巡逻艇被打得连连后退,不敢再靠近。
趁着这个机会,林文澜带领大部队,快驶入了芦苇荡。芦苇荡里的水很浅,船只只能缓慢地行驶,但这里芦苇茂密,能很好地掩护船队,日军的巡逻艇果然不敢进来,只能在芦苇荡外徘徊,朝着里面胡乱射击。
“大家别担心,日军进不来,咱们在里面待一会儿,等日军走了再走。”林文澜安慰着百姓们。士兵们则轮流站岗,观察着芦苇荡外的动静。
中午时分,日军的巡逻艇终于离开了。林文澜让人先派一艘小船出去侦查,确认安全后,才带领船队驶出芦苇荡,继续朝着芜湖的方向前进。
傍晚时分,船队终于抵达了芜湖的江边码头。码头上早已有人在等候——是师部派来的接应部队。接应部队的指挥官看到林文澜带领的队伍,又惊又喜:“林旅长,没想到你们不仅安全撤离了南京,还带回了这么多百姓和弟兄,真是太厉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文澜笑了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都是兄弟们拼死拼活的结果,还有百姓们的支持。”他说,“咱们快把百姓们安顿好,受伤的弟兄们也要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接应部队的指挥官立刻安排人手,将百姓们送到附近的难民营,受伤的士兵们则被送到医院治疗。林文澜带领剩下的士兵们,前往师部报道。
师部设在芜湖的一座寺庙里,师部的长官们看到林文澜,都很是高兴。“林旅长,你们在南京的表现,委员长都知道了,还特意表扬了你!”师长拍着林文澜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赏,“你带领残部在中央金库坚守,保护了上千名百姓,还收编了数千名溃兵,这份功劳,足以记大功一次!”
林文澜谦虚地说:“师长,这都是属下的本分。能把弟兄们和百姓们安全地带出来,属下就已经很满足了。”
师长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地说:“现在南京已经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南京制造了大屠杀,百姓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但咱们不能消沉,要化悲痛为力量,好好整训部队,将来一定要打回南京,为死去的同胞报仇!”
“是!”林文澜立正敬礼,语气坚定地说,“属下一定好好整训部队,将来打回南京,为死去的同胞报仇,把日军赶出国土!”
随后,师长任命林文澜为旅旅长,负责整训从南京撤离的部队。林文澜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将收编的溃兵和原旅的士兵整合在一起,进行严格的训练,同时补充武器装备和粮食,为将来的反攻做准备。
每天清晨,芜湖的训练场上都会响起士兵们的呐喊声。林文澜亲自带领士兵们训练,从射击、刺杀到战术配合,每一个科目都严格要求。他常常对士兵们说:“咱们现在多流一滴汗,将来在战场上就能少流一滴血;咱们现在多练一分本领,将来就能多杀一个鬼子,为死去的同胞多报一分仇!”
士兵们都很刻苦,他们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是国家的希望,是同胞的期盼。他们要用手中的枪,把日军赶出国土,重建家园。
陈秀兰和其他百姓们也没有闲着,她们在难民营里组织了医疗队和后勤队,为士兵们缝补衣物、照顾伤员、准备食物。每当训练结束,士兵们都能吃到热乎的饭菜,穿上干净的衣物,感受到家的温暖。
时间一天天过去,旅的战斗力越来越强。林文澜站在训练场上,看着精神抖擞的士兵们,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反攻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他和他的士兵们,终将回到南京,为死去的同胞报仇,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dududu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